-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移植抗排斥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的活性,减少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活性,阻止细胞周期的进展,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
3.抗代谢药物:如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钠肠溶片,通过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
4.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减少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
5.生物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通过清除体内的T细胞或B细胞,达到免疫抑制的效果。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等。在使用抗排斥药物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抗排斥药物虽然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患者在使用抗排斥药物期间,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用药,并注意自身保护,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
肝移植的预后
肝移植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疾病及部分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然而,肝移植手术后的预后和长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肝源的质量和合适性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细»
-
-
肝移植手术
肝移植是一种治疗严重肝病的有效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以下是对肝移植手术的详细分析:1.手术成功率: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供体和受体的匹配程度、手术技术、术后护理等。一般来说,手术成... 详细»
-
-
肝移植排斥反应
肝移植排斥反应是指移植手术后,受体的免疫系统将移植来的肝脏视为外来物质,产生免疫反应,导致排斥移植肝脏的情况。排斥反应可分为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两种类型,急性排斥通常在手术后的几周内出现,而慢性排斥可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