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药物中毒、酒精滥用、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以下是急性肝衰竭的一些常见症状:
1.黄疸:由于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和眼睛发黄,这是急性肝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乏力和疲劳:肝脏是人体的能量代谢中心,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身体会感到乏力和疲劳,这也是急性肝衰竭的常见症状之一。
3.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4.腹痛和腹胀:肝脏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腹水和胃肠道淤血,引起腹痛和腹胀等症状。
5.意识障碍:急性肝衰竭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6.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7.肝臭:由于肝脏无法正常处理体内的氨等物质,导致血液中氨浓度升高,出现特殊的气味,类似于烂苹果或臭鸡蛋的气味。
8.肝掌和蜘蛛痣:肝脏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雌激素代谢障碍,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较轻。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急性肝衰竭,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方法包括支持性治疗、病因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
-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急性肝衰竭是指在短期内发生的严重肝功能衰竭,常常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目标是保护残存肝功能、支持并维持肝功能,同时积极处理潜在的原发病因和并发症。以下是对急性肝衰竭治疗的分点... 详细»
-
-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
急性肝衰竭是指在短时间内原本没有肝脏疾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肝脏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具体如下:1.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病毒感染,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这些病毒... 详细»
-
-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几周内,导致肝脏功能急剧下降。该疾病的症状通常出现得很快,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和腹泻。这些症状是由于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