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科

别再信 “晒晒太阳就好了” 新生儿黄疸藏着脑损伤风险!

新生儿黄疸不算啥,晒晒太阳就好了?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儿科主任杨明提醒大家:事实并非如此!新生儿黄疸若进展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后果可能极其严重,甚至需要紧急换血,并可能留下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儿科新生儿病区收治了一名出生仅 7 天的危重 “小黄人” 宝宝,该宝宝被诊断为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据悉,患儿出生时曾因 ABO 溶血需转新生儿科入院治疗,但反复沟通病情后,家属却拒绝转科。直到此次患儿全身皮肤和巩膜(眼白)呈现重度黄染,并已出现精神激惹、尖叫样哭声等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家属才带其办理入院。当天的化验结果显示,患儿总胆红素高达 583.80 μmol/L,超过正常范围近 3 倍,远超危险阈值,存在极高的胆红素脑病风险。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院区新生儿救治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治疗措施:一是立即给予强效光疗(多面蓝光照射);二是输注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三是迅速启动换血疗法,该疗法是快速、有效降低极高胆红素水平的关键手段。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救治团队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胆红素水平及内环境变化,全力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最终,经过 5 天的住院治疗,患儿总胆红素降至 78μmol/L,顺利出院。

认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杨明主任表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现象,大部分新生儿黄疸程度较轻,能够自行消退。但当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发展为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若胆红素浓度持续攀升至危险水平,它能穿过血脑屏障,损伤脑细胞,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甚至遗留核黄疸,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害,如听力丧失、运动障碍、智力发育迟滞等。

他提醒:如果宝宝出现手足心黄染、异常精神状态(嗜睡或激惹)症状,即可判断为病理性黄疸,需立即送医。

中药水洗浴治黄疸?三大误区需警惕

误区 1:皮肤吸收可退黄?

真相:胆红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中药水仅作用于皮肤表面,无法进入血液分解胆红素。皮肤吸收的药效微乎其微,对黄疸治疗无实质作用。

误区 2:“偏方” 安全无害?

真相:新生儿皮肤屏障脆弱,中药成分可能引发过敏、皮炎。

误区 3:中药能替代正规治疗?

真相:盲目依赖中药水可能延误光疗或换血的最佳时机,导致胆红素持续升高,引发不可逆的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蚕豆病患儿红细胞因缺乏 G6PD 酶,无法抵抗氧化应激损伤。中药中多种成分(如萜类、生物碱、酚类)具有强氧化性,例如黄连、黄芩、金银花等,使用这类中药可能诱发溶血,此时胆红素峰值可达正常黄疸的 3 倍以上(如 > 600μmol/L)。

杨明主任强调,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治疗、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宝宝的胎龄、日龄、体重、胆红素水平、上升速度以及有无高危因素等进行综合判断,切勿轻信偏方或延误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通讯员:王淼、周旋、刘进娣)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