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痛经7年才发现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具有高度隐匿性的病要查什么能早发现?

如果说,痛是一种领悟

那这种女性专属的疼痛

已经形成了群体共识

毕竟身边总有痛经的朋友

不痛者甚少

多喝热水

吃点止痛药

忍一忍就好

……

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一种疾病悄然发展

不干预会影响到生殖、泌尿、消化等系统

中山六院妇科主任陈淑琴主任医师

为大家介绍被人忽视的“元凶”——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是女性的必经痛,不必大惊小怪?

作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科医生,陈淑琴接诊了大量患者,她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大多数人从痛经说起,但痛苦远不止于痛经。

21岁还在校的小谢(化名),已经痛经6年,24年11月检查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8cm,在陈淑琴的指导下,她规律服药,半年后卵巢巧克力囊肿缩小至3cm,家人却觉得长期用药不好,寻求其他治疗方式,半年后外院复查囊肿长到10cm了,只得再次找到陈淑琴。此时,已经过了药物最佳干预期,只能做手术了。

47岁的王女士(化名)痛经20多年,32岁时做过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手术后生了一个宝宝。之后痛经有所好转,王女士便没有再注意,近5年痛经又越来越严重,甚至右侧腰痛也明显起来,近3个月出现了便血,经肠镜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完善检查后发现她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复发,导致右侧输尿管侵犯、狭窄,出现左侧重度肾积水,肾脏已经丧失了功能。

“痛经,女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痛经治不好的,痛起来吃止痛药就行了!”从来如此,便对吗?

痛经是一种表征,根源在于疾病,这种病大概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约10%~15%。受害者众,它值得我们关注。

痛了7年才发现,为何如此隐匿?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逃”到了盆腔的其他位置,如卵巢表面排卵后形成的凹陷,盆腔腹膜因炎症反应形成的粗糙面,并在那里继续存活、出血,引起疼痛和各种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令人困扰的特点之一,是它的高度隐匿性。

很多患者从出现典型症状(如痛经)到最终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确诊,平均间隔可达平均6.7年,普遍存在诊断延迟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患者可能已经忍受了将近7年的疼痛,而病灶早已在体内悄然生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症状常见:多数患者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部分症状,如慢性盆腔痛、大便坠胀、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如便秘、腹泻等)、尿频、尿急等,是“普通不适”,忍一忍过了月经期就好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或自行服用止痛药,从而掩盖了病情。

2.病灶早期难以发现:在早期,异位内膜可能只是盆腔腹膜上一些微小的斑点,B超等常规检查根本无法“捕捉”。只有当它在卵巢上反复出血,形成囊肿包裹着像巧克力颜色的陈旧血液,变成俗称的巧克力囊肿,或在深处形成硬结时,才更容易被影像学发现。

你以为只是痛经吗?

直接后果是影响怀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40%-50%合并不孕,主要是影响到卵巢的排卵、卵巢的功能和卵子的质量。当卵巢被粘连到盆壁的时候,输卵管想要拾卵也比较困难。即便是一些很小的病灶,也会使盆腔发生炎症性的改变,释放较多的炎症物质,它们都会使卵子质量下降。如果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在其他部位,随着其不断生长,形成的病灶还会浸润或压迫周围组织和重要器官,比如肠、输尿管等,甚至危害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如上文王女士就出现了肾脏功能的损伤、便血等。

陈淑琴建议,有痛经、慢性盆腔痛,以及月经来潮时有大便坠胀、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如便秘、腹泻等)、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的女性朋友,请及时就医,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有必要,尽早进行药物的治疗和长期管理,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一步发展和对于生殖器官导致的破坏,以及对盆腔周围重要器官,如肠道、输尿管等导致的功能性损害。

值得警惕的是,吃止痛药治标不治本,别忍痛,但也别忘记及时就医,从根源治疗这种疼痛。

做什么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

定时做妇科超声检查:最好是每年体检做一个妇科超声,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也是最容易被超声发现的相关病灶。

常规妇科检查: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它所引起的疼痛症状更严重,通过超声、磁共振(MR)、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30~60%。妇科检查往往可以检查到触痛的结节,这对于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腹腔镜是“金标准”:对于发现早期微小的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有着很大的优势,微小的病灶也只有通过腹腔镜才能放大的情况下亲眼见到。

血清检查:主要是寻找是否有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常常升高的有CA125、CA199等。虽然这些并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特有的,但对于观察诊断仍有重要意义。

陈淑琴指出,目前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不想手术,主要使用孕激素治疗,对于青少年,可以采用口服避孕药或地屈孕酮,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月经以及异位子宫内膜进一步的发展,造成损害。对于已经生完宝宝的女性,也可以采用孕激素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到宫腔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痛经,减少经量,防止经血倒流而形成新的病灶。

达到手术指征,一般行腹腔镜手术。术后也有一定复发风险,长期管理是关键。一旦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造成重要器官肠、输尿管、肾脏的损害。

(通讯员:陈子滢、张婷婷、张源泉)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