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是第10个世界血栓日,今年主题是“知晓血栓,让生命流畅,栓不住,动起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刘灏介绍,血栓(VTE)是全球第三常见的心血管杀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由于该病临床症状隐匿,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误漏诊率等特点,是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对此,刘灏提醒,日常生活中,通宵麻将、熬夜加班、长期卧床及剧烈制动、肥胖、肿瘤、高危孕产妇等,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坐长途车自驾游导致腿部血栓
近期,69岁的李女士因“左下肢肿胀疼痛8天,进行性加重3天”,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经详细询问病史,李女士在下肢肿胀发生前曾坐长途车自驾游,回家后曾在当地多个诊所就诊,然而在骨科、中医骨科、肾脏内科等多科室就诊后,不仅腿肿没有缓解,反而肿胀的范围逐渐向上延伸。后来经其常刷健康短视频的街坊提醒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因此才找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血管外科就诊。
刘灏介绍,该患者就诊时左侧大腿周径较右侧增粗5厘米,局部张力大,疼痛明显,静脉彩超显示左侧从髂静脉到小腿的胫后静脉及肌间静脉全程血栓堵塞,万幸的是,就诊时还没有出现肺栓塞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李女士在院接受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左下肢深静脉溶栓及机械吸栓术,左髂总静脉支架置入术”,术后仅5天,她的左下肢肿胀疼痛完全缓解,左右两侧肢体基本对称,现已经恢复正常活动。经预后评估,后期李女士再接受一次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手术及一年的抗凝治疗即可治愈。
血栓是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根源之一
血栓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症和心脏病、中风为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刘灏表示,三项中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在腿部和肺部发生血栓,不像心脏病和中风那样为世人重视,而动脉血栓形成是造成90%以上的心肌梗死,80%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血栓前期患者都有症状,如出现轻度的水肿、腿肿、轻度咳嗽、胸闷等,这类患者建议到医院做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尤其是双侧不对称的腿肿。”刘灏介绍,对于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比如长期卧床、大手术后患者、肿瘤病人、外伤制动病人、孕产妇、骨折病人等,建议查D-二聚体(抽血检测),因为D-二聚体是血栓比较敏感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考虑患者存在血栓的可能,D-二聚体阴性,可以基本排除急性血栓的可能。此外,针对相关症状还需做相应的辅助检查,例如患者腿肿合并D-二聚体升高,一定要做下肢深静脉B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胸痛、胸闷、咳嗽,D-二聚体升高一定做肺栓塞CT,明确有无肺栓塞。
对此,刘灏强调,血栓可防可控可治,关键是早识别、早治疗。医疗技术的发展给血栓的治疗带来了微创且有效的手段,对于高危肺栓塞的患者,可以应用下腔静脉滤器,而且目前的滤器都是可回收的,后期可以手术取出;对于广泛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采用机械吸栓及置管溶栓的方法,清除静脉内的血栓,预防血栓后遗症的发生;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研发及应用,在提高血栓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出血发生的风险。
(通讯员:李晓姗、刘进娣)
-
-
世界血栓日:99%的血栓无征兆,做好5件事,轻松防血栓
血栓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对血栓的防护最重要的还是靠日常的预防,即使的高危人群,如果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很好的预防和... 详细»
-
-
世界肾脏病日
肾脏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2006年开始,相关组织将世界肾脏病日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早期... 详细»
-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日是一个全世界都认同的用以防治艾滋病的日子,艾滋病日可以唤起全社会人员积极参与防控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是与行为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那么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