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穴位,一般常见有风池、行间、曲池、太冲、耳尖放血、百会、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
在中医的角度来说,降压的穴位主要是针对高血压,具有肝阳上亢、肝火上扬的情况,而出现伴随有头痛、头胀、头昏、面色潮红的肝火上扬、气血上行的情况,降压的穴位主要就是起到泻火、降火、疏风、平肝的作用。
推荐太冲穴,主要是因为肝阳上亢引起血压增高的情况。太冲穴在脚趾上的大脚趾和二脚趾靠中间的第一、第二掌指关节的连接处,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起到改善循环引血下行,从而使得血压降低的作用。
第二个常用的穴位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脚心的部位是少阴肾经的穴位,对于肾气不足、肾阴亏虚而导致的气血上逆,而出现的血压增高,也有辅助的降压的作用。
另外就是耳穴上,耳背有一条降压沟,有很好的调节血压的作用。贴降压沟,每天按压大约3次以上,每次按压大约15秒钟以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压的辅助的作用。
但值得提醒,这些降压穴位的使用是起到辅助作用,如果血压很高,也不要盲目的单纯的去用穴位降压,还是需要配合的口服降压药的合理使用,来维持正常的血压。
-
-
高血压不吃药怎么降压
高血压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一旦出现头痛、心律失常、疲倦、心悸耳鸣等不适症状时,表明身体的多个组织器官已经受到了影响。在临床上,高血压危象患者可能会发生卒中、意识丧失、视物模糊... 详细»
-
-
高血压可以输液降压吗
高血压是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症状,指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心脏、大脑、肾脏和其他器官的功能或器官损伤。临床上中把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称为高血压。其病发机制与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 详细»
-
-
高血压有哪些降压方法
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降低血压,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作用。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例如低盐饮食和纤维饮食,... 详细»
-
-
女性肠炎疼痛部位在哪里
女性肠炎症状就是会有肚子疼痛、恶心、腹泻的情况。建议做大便常规检查了解情况,必要时积极抗炎治疗,平时注意生活饮食规律,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做常规体检。肠炎疼痛部位在左下腹,但是还有其他结肠,盲肠等部位,疼痛的部位分布... 详细»
-
-
高血压头痛位置在哪里
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头疼,一般疼痛位置在前额处或者整个头部。有时也会因人而异,极少数患者头疼位置在头顶处或者是两侧的太阳穴附近,有些病患的头痛位置也可发生在后脑。如果是高血压诱发的头痛,在服用降压药后,头疼症状也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