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乙肝三对半检查有点抗体
乙肝三对半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方法,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IgM。如果乙肝三对半检查结果显示有点抗体,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康复: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病毒。如果感染已经过去,乙肝表面抗原消失,但抗体可能仍然存在。-接种过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提供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
-
乙肝携带者超声显示回声稍粗
乙肝携带者超声显示回声稍粗,可能是肝脏出现了一些异常。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释:1.肝脏炎症: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炎症,炎症会使肝脏组织受损,超声检查时可能显示回声稍粗。2.纤维化:长期的乙肝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纤维化,即肝脏组织变得僵硬和瘢痕化。纤维化也会使超声回声增强。3.脂肪肝:乙肝携带者同时伴有脂肪肝时,肝脏内脂肪堆积也可能导致回声稍粗。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饮酒、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影响肝脏超声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只是一种初步的影像学检查,不能单独依靠来确诊疾病
-
-
乙肝大三阳定期检查什么项目
乙肝大三阳指的是HBsAg、HBsAb和HBeAg均呈阳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患者感染了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定期检查以监测病情和肝功能。乙肝大三阳定期检查需要关注的项目包括:1.HBsAg检测:HBsAg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标志性抗原,阳性表示病毒感染仍然存在。2.HBeAg检测:HBeAg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的指标,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3.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肝功能的状况。4.肝脏B超:用于检查肝脏形态和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肝硬化等并发症
-
-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80.00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80.00是乙肝五项检查中的一个指标,其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0.9PEIU/ml。乙肝病毒核心抗体80.00高于正常值,提示可能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性抗体,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乙肝,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如果乙肝五项检查中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其他指标均为阴性,可能是以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康复,体内的乙肝病毒已被清除,此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
-
乙肝病毒这样算严重吗
乙肝病毒是一种引起肝脏感染的病毒,它可以通过血液、性行为或母婴传播。大多数人感染乙肝病毒会在短期内恢复,但也有一部分人会成为慢性感染者,长期携带病毒。乙肝病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进而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疾病。乙肝病毒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来衡量。在急性感染期,大多数人会出现疲乏、恶心、黄疸等症状,但大部分人都会康复。然而,如果感染者成为慢性感染者,病毒就会长期滞留在肝脏中,引起慢性炎症和损害,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这些并发症都属于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威胁
-
-
乙肝疫苗第三针过期一个月
乙肝疫苗第三针过期一个月,建议及时补种。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通常为0、1、6个月,即接种第一针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如果第三针乙肝疫苗过期一个月,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
-
乙肝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通常为0、1、6个月,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但具体的接种时间间隔可能会因个体情况、疫苗种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年龄: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然后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完成接种。对于成年人,接种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如果个体存在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接种或加强接种
-
-
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正常值
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正常值范围因不同实验室及试剂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在10^3~10^5IU/ml之间。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载量的降低可以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并有效延缓病变的进展。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正常值可以通过血清检测进行测定,一般在乙肝病毒感染初期可有明显的增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毒载量可能会下降,但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病毒载量通常会持续高水平。正常的乙肝病毒核酸定量值并不代表患者没有乙肝病毒感染,应结合其他临床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
-
乙肝没有抗体有什么危害
乙肝抗体,指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掉乙肝病毒,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体结果为阴性,说明没有乙肝抗体,可能会有以下危害:-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没有乙肝抗体的人,在接触到乙肝病毒时,就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风险增加: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没有乙肝抗体,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存在,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
-
乙肝病毒量1970E03
乙肝病毒量1970E03表示每毫升血液中有1970000个乙肝病毒拷贝。这个数值反映了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程度,但并不能单独用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或确定治疗方案。乙肝病毒量的检测通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该技术可以检测出非常低水平的病毒DNA。检测结果以国际单位或拷贝数/ml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量只是评估乙肝病情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如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乙肝五项等,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个人情况
-
-
乙肝小三阳转氨酶降不下
乙肝小三阳转氨酶降不下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病毒复制活跃:乙肝病毒持续复制可能导致肝脏炎症,从而使转氨酶水平升高。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病毒载量,以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肝脏损伤严重: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的肝脏已经受到严重损伤,转氨酶可能会持续升高。这可能需要综合评估肝脏功能,采取相应的保肝治疗措施。-其他因素影响:除了乙肝本身,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转氨酶水平,如饮酒、药物、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需要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
乙肝定量什么意思
乙肝定量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数量来确定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引起肝脏炎症的病毒,其病毒载量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乙肝定量的检测方法一般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该技术可以在体外扩增、测定和定量微量DNA的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数量,医生可以了解病毒的繁殖水平和在患者体内的存在情况,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评估。乙肝病毒DNA的定量不仅可以用于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程度,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
-
乙肝小三阳需要用药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病。乙肝小三阳是指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的状态。疾病进展只有少部分人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用药,需要视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建议:1.听从医生建议: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定期就诊,并且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需要用药。2.个体化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用药
-
-
治疗丙肝的费用
丙肝指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性接触等,治疗费用通常是30000-40000元。目前治疗丙肝的主要药物包括直接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及利巴韦林,直接抗病毒药物是目前治疗丙肝的主要药物,其费用较高,通常是30000元。干扰素及利巴韦林等传统药物费用相对较低,通常是40000元。但疗效一般较差,副作用较大。患者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经济准备,还要注重心理健康和生活调整。
-
-
乙肝脂肪肝并存怎么治疗
乙肝和脂肪肝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有时候两者会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对于患有乙肝和脂肪肝并存的患者来说,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首先,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通常会采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防止病情恶化。对于脂肪肝的治疗,首先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摄入,控制体重。此外,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改善肝脏的脂肪堆积情况。其次,对于乙肝和脂肪肝并存的患者来说,治疗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疗,既要对抗病毒,又要调理肝脏功能
-
-
高危后多久能排除乙肝
高危后3个月后能排除乙肝。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高危行为是指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接受未经消毒的医疗操作等。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6周至6个月,平均为3个月。因此,一般建议在高危行为后3个月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以排除乙肝感染。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可以排除乙肝感染。但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和肝功能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进行乙肝病毒检测
-
-
乙肝转态酶原来139
乙肝转氨酶是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正常情况下,ALT和AST的正常值范围在0-40U/L之间。如果乙肝患者的转氨酶原来为139U/L,说明转氨酶水平已经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损伤。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乙肝病毒会引起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受损,从而释放转氨酶。此外,其他因素如饮酒、药物、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
-
乙肝小三阳乳腺炎发烧
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情况。这意味着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病毒复制相对较低,传染性也相对较弱。乙肝小三阳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仍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乙肝病毒监测,以确保病情的稳定。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炎症,通常发生在哺乳期的妇女,但也可能发生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乳房疼痛、红肿、发热等。引起乳腺炎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损伤等。治疗乳腺炎的方法包括排空乳汁、热敷、使用抗生素等
-
-
乙肝携带者最近左边脸长痘
乙肝携带者最近左边脸长痘,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无关,而与其他因素有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痤疮: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痤疮的发生可能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毛囊炎:毛囊炎是一种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可由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毛囊炎的发生可能与皮肤清洁不彻底、搔抓、摩擦等因素有关。-过敏: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由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
-
-
乙肝小三阳低血压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主要途径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现小三阳表现。小三阳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和乙肝病毒DNA阳性。对于小三阳的患者来说,患病程度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与乙肝相关的高血压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即低于90/60mmHg。乙肝患者出现低血压可能与肝功能受损、贫血、水钠代谢紊乱等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