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波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普外科
脂肪肝目前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有人断言脂肪肝将会取代乙肝,成为中国最常见的肝病。因为,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是很不明显甚至没有的,所以,当人们被诊断为脂肪肝时都会非常惊讶,那么脂肪肝到底是怎么回事?医联媒体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波教授。让我们一同往下了解。
脂肪肝是什么?
刘波主任解释,脂肪肝指的是,脂肪在肝脏中沉积,正常的肝脏脂肪含量非常低,少于4%,而当肝脏中的脂肪含量超过了5%时,即可称之为脂肪肝。当然,脂肪肝也有轻中重之分,肝脏脂肪沉积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超过25%则是重度。
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其表现也是不同的。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处于脂肪肝早期,这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通常也是比较的症状,比如乏力、食欲降低,有时会出现右上腹轻微的胀痛,是轻度的脂肪肝。中度的脂肪肝可以导致肝功能的损害、转氨酶的升高、胆红素的升高以及各项指标的异常。到了重度的脂肪肝时,可能出现肝脏的纤维化和硬化,包括各方面的症状,例如脾功能亢进、呕血、黑便和腹水,肝功能严重异常,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肝癌。
从上述中也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都是较轻度的状态,那是否就代表患者们可以忽略它呢?进一步了解脂肪肝的危害或许就有答案。
脂肪肝的危害不容忽视
刘波主任指出,脂肪肝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肝功能的损害,导致肝细胞的破坏。正常的肝细胞被脂肪组织代替,进而损害机体的肝功能。早期时会有一些轻微的变化,可能转氨酶没有变化,或者是轻度地增高。到了中晚期,由于大量的肝细胞被破坏、脂肪样变,肝功能也会因此下降,出现转氨酶、胆红素的上升;还可能出现黄疸,以及凝血功能的异常,此时容易出现粘膜、皮肤出血,皮肤上出现血点,甚至还会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造成脾功能亢进,脾脏增大,出现腹水、呕血等。
晚期肝硬化最终也可能导致肝癌,可见中晚期的脂肪肝危害是相当大的,在出现早期轻度脂肪肝时,就应该引起重视,遵从医嘱,切勿放纵病情发展。除了药物的治疗,刘波主任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实行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脂肪肝的自然疗法其实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规律的作息、戒烟酒等,运动以及饮食习惯占着重要作用:
1、运动:
适当地增加运动,建议一周至少进行四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有研究表示,运动时间低于30分钟一般达不到燃烧脂肪的效果,消耗的只是体内的糖分。同时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要使心率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正常来讲,成年人应该达到130-140,如果要想更精确一点,可以用170减去自身年龄,所得到的就是叫精确的心率标准,若运动时达不到这个标准,说明运动量不足,若心率超过了200减年龄,说明运动量超标。所以正常情况下维持心率在130-140,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尽量不要超过45分钟。
2、饮食:
饮食方面建议要多吃蔬菜,多选择杂粮,避免较肥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增加瘦肉、鱼肉、虾等高蛋白的饮食。因此脂肪肝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糖分的饮食。做到这几点对于治愈脂肪肝是有很大效果的,也不需要使用一些特别的药物。
-
-
脂肪肝的危害
脂肪肝是指肝脏的病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细胞内脂肪积累过多而出现的肝脏病变。脂肪肝一般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的表现症状呈多样化,例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右上腹隐痛等,脂肪肝会造... 详细»
-
-
脂肪肝的治疗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在我国患病率高达25%以上,可无症状,或右上腹不适、乏力、食欲差等。脂肪肝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等,除脂肪肝的治疗外,患者还需节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并限制饮... 详细»
-
-
脂肪肝
现代人的营养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不过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群,由于长期大鱼大肉,并且没有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脂肪肝便找上门来。这为我们敲醒了警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作息,否则很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