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人走着走着一不留神就可能崴脚,或在爬楼梯时稍不留意踩空也会崴脚,崴脚可以说是日常多发的现象。崴脚后一般通过一个星期左右的休养即可恢复,但有些患者在恢复后仍会再次崴脚,这是怎么一回事?崴脚真的会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习惯吗?
经常崴脚会不会成为习惯?
崴脚,即踝关节扭伤,在生活中十分多见,自然而然,人们对崴脚也就不以为意。而在之后即使崴脚处痊愈,损伤仍可能会在旧位置上反复出现,养成经常崴脚的习惯。其实这种经常崴脚的出现是一种病,在医学上称之为习惯性崴脚,习惯性崴脚并非凭空出现,与这几个原因有很大的关联:
1、由于踝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在跖屈时很容易造成内翻或外翻扭伤,再加上走路姿势异常,脚掌受力不能合理分配,即使在走平路,也很容易出现踝关节反复扭伤。因此走路姿势的纠正十分重要。
2、由于崴脚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人们对其重视态度也就相应降低,因此人们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当或未及时治疗而留下病根,导致韧带松弛,踝关节的稳定性变差,进而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久而久之,演变成习惯性崴脚。
3、习惯性崴脚也可能是肌肉力度不足所致。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等肌肉均有参与跖屈,其中比目鱼肌最为重要,因为其能是保护踝关节的重要肌肉,往往经常崴脚的人就是因为比目鱼肌力度或耐力较差,导致难以维持足部跖屈。因此对于肌无力造成的习惯性崴脚患者可以多加强对肌肉的耐力训练,特别是比目鱼肌,以起到保护踝关节,减少习惯性崴脚的出现。
俗话说的好,伤筋动骨一百天,即使是轻微的崴脚,也不能随便处理,不予理会,否则很容易造成踝关节不稳而引发习惯性崴脚的出现,隔三差五地崴脚只会给生活造成不便,因此为避免习惯性崴脚的出现,切记,即使是轻微的脚踝扭伤,也应及时处理、治疗,这样才是爱护关节的正确表现。
-
-
踝关节为什么容易扭伤?做好四点有效预防崴脚!
踝关节是最容易出现扭伤的身体关节部位,因为踝关节是我们人体与地面距离最近的负重关节,承受着人体站立时绝大部分重量。踝关节很容易在行走跟运动中出现扭伤,也就是崴脚,约有40%的运动损伤都是踝关节扭伤。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不能轻视!崴脚后做好这3点有助于缓解伤情!
踝关节扭伤,也就是崴脚,是骨科急诊中较常见的情况。虽然常见,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对踝关节扭伤有较大的重视,甚至认为是一个小问题,不积极的诊治。但其实,骨折是一种很严重的损伤,一些病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踝关节扭伤通常是指累及踝关节和后足的创伤性软组织损伤,范围比较广,也就是俗称的“崴脚”。踝关节扭伤后的表现在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皮下瘀斑、皮肤温度增高、踝关节活动疼痛、不能负重行走等情况。原因在于...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的常识与治疗
踝关节扭伤即俗称的崴脚,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由于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因此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是导致踝...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是怎么分级的
扭伤是指外伤、暴力等引起的四肢关节或躯体部位的损伤,扭伤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在运动中较为常见。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