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骨质疏松的指标主要是通过骨密度检测来确定的。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面积的骨组织中矿物质的含量,通常用T值表示。
T值的正常范围是在-1至+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如Z值、骨转换标志物等。
骨密度检测是一种安全、无痛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X线、超声等方式进行。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密度情况,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骨密度检测的结果并不是诊断骨质疏松的唯一依据,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
-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中骨密度降低,骨质变薄,骨骼易碎。下面是骨质疏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原因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2、生活方式不良:不健康的生活方... 详细»
-
-
老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主要特点是骨质密度减少,骨质结构破坏,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是一个慢性病,很多时候患者并不会有显著的症状,直到出现骨折等并发症才会寻求医疗帮助。首先,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摄入充... 详细»
-
-
骨质疏松检查
很多骨质疏松的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骨质疏松程度加重,会引起腰背疼痛,严重时还容易导致骨折,若能够及时的做好骨质疏松的检查,完成骨质疏松的诊断,确诊病情,预防骨质疏松就能够缓解病情带来的痛苦,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