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骨密度SOS值大于3000米/秒。
SOS值属于声速值,是超声波发射到人体上臂桡骨远端1/3处后随骨骼传导的速度。骨密度越高,强度越大,传导速度越快,SOS值越高;骨质疏松,强度越低,SOS值越低。根据临床经验,正常情况下,婴儿SOS值大于3000米/秒,成人的往往大于4000米/秒。
在临床上,往往采用T值作为骨密度诊断标准,SOS值做参考用。T值是双光子骨密度(利用X线测量)的值,多用于成年人。SOS是超声骨密度,多用于新生儿和儿童。
T值在-1.0和+1.0之间, 表示骨量正常,T值≤-2.5,表示骨质疏松。
-
-
骨密度t值正常范围意义
骨密度的正常值,包括T值和Z值两部分。T值正常值范围通常在-1到1之间,T值和Z值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在临床上需要根据两个数值的所处的区间来做相应的判断。T值如果处于-1到-2的范围内,提示骨量... 详细»
-
-
骨密度z值正常范围是多少
骨密度中的Z值是指,将诊断所测得的骨密度与正常同龄人群中的骨密度比较而得出的值。是诊断骨质疏松症很有意义的数值,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骨密度z值正常,范围在-1到+1之间,如果负差值的绝对值小于... 详细»
-
-
骨密度标准值是多少
骨密度正常参考范围在-1到+1之间,可用于衡量骨质疏松的程度并预测骨折的危险性。骨密度是指骨骼内矿物质的含量,通过计算骨密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获得T值。T值在-1到+1之间表示骨密度正常,而在-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