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小儿低热是指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持续2周以上,除外季节性的发热、生理性的体温波动和已知的慢性疾病。引起小儿长期低热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低热:这种在小儿低热中占大多数,包括慢性感染灶,如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淋巴结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全身性感染,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病毒性肝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
2.非感染性低热:
-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如夏季低热、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神经功能性低热等。
-慢性病灶:如副鼻窦炎、牙龈脓肿、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夏季热、生理性低热、感染后低热、情绪相关性低热等。
3.其他:药物热、输血反应、手术后吸收热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长期低热的病因往往不典型,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
持续低热
持续低热是指体温持续在正常体温范围,36.3-37.2摄氏度略微升高,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一般来说,持续低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7.2摄氏度以下,持续时间超过2周。持续低热可能是机体在抵抗疾病或感染... 详细»
-
-
低热后便血
低热后便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低热通常指的是体温略微升高,介于37.5℃至38℃之间。低热可... 详细»
-
-
肺结核低热
肺结核常常出现低热的表现,多表现为午后潮热,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来的肺部组织炎性病变,症状包括低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肺结核的治疗包括抗结核的药物和对症支持的药物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