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糖耐量减低是指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下降,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还不足以被诊断为糖尿病。对于糖耐量减低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常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当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细胞无法有效地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会引发一系列代谢异常,包括血脂紊乱、高血压等,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高血糖:尽管糖耐量减低的血糖水平尚未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但长期的轻度高血糖仍然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的一层细胞,它们的损伤会导致血管功能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炎症反应:糖耐量减低与慢性低度炎症有关。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4.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糖耐量减低者往往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氧化应激: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氧化应激增加,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氧化应激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总之,糖耐量减低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了解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
-
-
心血管脑血管堵塞疾病
心血管和脑血管堵塞疾病是两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两者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具体分析如下: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由动脉内壁脂肪沉积引发。这些沉积物逐渐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狭窄... 详细»
-
-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脏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出现病变而引发的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时会出现心悸、胸痛、头疼、等症状,严重者会有肢体偏瘫的危险。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疾病方面的高血压、糖尿病,日... 详细»
-
-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寿命。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1.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