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科

蒲公英龙胆草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龙胆草、垂盆草均为归肝胆经的清热类中药,三者合用可协同发挥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肝胆火旺等症的辅助治疗。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含蒲公英甾醇、菊糖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改善湿热黄疸、目赤肿痛、乳痈肿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证实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龙胆草性大寒,味苦,归肝胆经,含龙胆苦苷等活性成分,擅长泻肝胆火、清利湿热,对肝胆实火引起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以及湿热黄疸、阴肿阴痒等症有显著疗效,药理研究显示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转氨酶。

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归肝胆小肠经,含垂盆草苷等成分,具有利湿退黄、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及痈肿疮毒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改善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药配伍使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龙胆草大寒易伤脾胃,垂盆草性凉可能加重腹泻,蒲公英过量也可能引发胃肠不适;孕妇需避免使用,龙胆草的泻火作用可能影响胎儿稳定;慢性病患者或特殊人群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剂量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