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主要清降肺火,对肝火、心火无直接清泻作用,但在特定配伍下可间接辅助相关病症。枇杷叶性味苦、微寒,归肺、胃经,传统医学典籍《名医别录》记载其能“主卒啘不止,下气”,其苦降之性善清肺热、降肺气,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等肺火上炎病症。
从药物归经与功效机制来看,枇杷叶的寒凉之性与肺经相应,通过抑制肺内郁热,缓解咳嗽、咯黄痰等症状。而肝火多源于情志失调,表现为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心火常因心绪烦扰,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因枇杷叶不入肝经、心经,难以直接作用于肝火、心火。不过,在中医整体观念下,若肺火炽盛影响他脏,配伍疏肝、清心药物时,枇杷叶清肺可减轻肺对他脏的影响,起到间接调理作用。
使用枇杷叶需注意,因其性寒,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生用枇杷叶毛多易刺激咽喉,需炮制为蜜炙枇杷叶以缓和寒性、增强润肺止咳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