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良生 副主任医师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女生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但具体时间因月经周期规律性、个体差异及环境因素等存在波动,一般可将排卵日前后4-5天视为排卵期,共约10天。
排卵期的计算以月经周期为基础。对于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的女性,排卵日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例如月经周期为28天,则排卵日约为月经第14天(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计算);若周期为30天,排卵日约为月经第16天。由于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存活3-5天,卵子排出后存活1-2天,因此排卵日前后4-5天为易受孕期,即排卵期。但若月经周期不规律(如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或存在压力、疾病、药物等因素干扰激素分泌,排卵时间可能提前或推迟,导致排卵期范围变化。
日常可通过以下方法辅助判断排卵期:观察白带变化,排卵前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呈透明、拉丝状(类似蛋清),提示即将排卵;使用排卵试纸,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峰值预测排卵时间,当试纸显示强阳性后24-48小时可能排卵;基础体温监测,排卵后孕激素升高会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若连续测量发现体温升高且持续12天以上,可能已排卵。需注意,这些方法仅能辅助判断,无法完全替代医学检查。
若计划怀孕,可在排卵期增加同房频率(每2天一次),提高受孕几率;若无生育需求,排卵期需严格避孕,因此时受孕风险最高。若出现长期月经不调、排卵期出血(非月经期少量出血)或腹痛等症状,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影响生育功能或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