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病科

红霉素软膏:皮肤问题的“万金油”还是“双刃剑”?

近日,#红霉素软膏千万不能随便用#的话题冲上热搜

作为一种价格“亲民”、购买便捷的非处方药

其成为家庭药箱的常驻嘉宾

社交平台对它的妙用也是全方位发掘

遇上痘痘、皮肤破损、轻度烧伤、唇炎……

认为涂上点红霉素软膏总没错

它可谓是外用药界的“扛把子”

然而,红霉素软膏真的万能吗?

滥用又会带来怎样的风险?

中山六院药学部主任黎小妍主任药师为您解答。

“万事就是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是既能抑制细菌,又能通过隔离作用防止进一步感染的药物。它适应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和程度较轻的烧伤、皮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首先,红霉素软膏的主要成分为红霉素,属于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如衣原体、支原体均有抗菌活性。例如,青春痘(痤疮)的成因之一是痤疮丙酸杆菌感染,耳洞发炎也可能是由细菌引起,此时使用红霉素软膏可以抑制细菌繁殖,从而减轻炎症。

其次,红霉素软膏的辅料一般为液状石蜡和凡士林,它们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促进伤口愈合。对于一些轻微破损的皮肤,辅料的保湿作用可能比抗生素本身更关键。

然而,万事就是红霉素软膏,其实是一种误解。例如,对于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问题(如蚊虫叮咬、湿疹或真菌感染),红霉素软膏并没有治疗作用,但它辅料中的凡士林可能暂时缓解干燥和不适,让人误以为起了效果。

滥用红霉素软膏的风险及不适用情况

尽管红霉素软膏在一些场景中确实有用,但滥用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细菌耐药:如果红霉素软膏被频繁用于非细菌感染问题,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可能筛选出耐红霉素的菌株。一旦出现耐药,未来若出现严重细菌感染,红霉素甚至其他同类抗生素可能不再有效。

2.掩盖或加重病情:红霉素软膏对病毒、真菌或过敏引起的疾病无效。例如,疱疹或真菌感染的脚气涂红霉素软膏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正确治疗,甚至加重病情。

3.皮肤不良反应:部分人可能对红霉素或软膏基质过敏,出现局部红疹、瘙痒或灼痛。长期使用还可能破坏皮肤正常菌群,导致继发感染。

不适用红霉素软膏的情况包括:

1.非细菌性皮肤病:如蚊虫叮咬、湿疹、痤疮(非感染期)、荨麻疹、真菌感染(如脚气、股癣)等。

2.大面积或深部伤口:红霉素软膏仅适用于小范围浅表皮肤问题,严重烧伤、溃疡或深部创伤需就医。

3.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任何含红霉素的产品。

使用红霉素软膏应该注意些什么?

为了安全使用红霉素软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适应症,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2.与氯霉素或林可霉素合用时,可能产生拮抗作用,降低疗效,应避免合用。

3.正确涂抹方法:使用前清洁患处,取少量薄涂,每日1-2次。勿大面积使用,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4.留意不良反应: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请及时就医。

5.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红霉素软膏作为局部外用抗生素,在应对特定细菌感染时确有价值,但其“万金油”形象更多源于人们对它的误解。面对皮肤问题,科学做法是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而非盲目依赖抗生素。只有合理使用,才能避免耐药性蔓延,保护自身与公共健康。

(通讯员:陈子滢、张婷婷、张源泉)(文中所有图片为医院所提供)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