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耳鼻喉科
白喉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发部位位于咽喉部,主要发病人群为成人和年长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的特征。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这种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严重时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要尽早治疗,治疗上可根据病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平时还应加强保健护理措施。
那么患有白喉的人,如何进行保健护理呢?
1、饮食护理: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汤、粥、藕粉、炖蛋等,多吃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如萝卜、西红柿、柑、橙子、橘子、香蕉等,饮食要少量多餐,每日五到六餐最为适宜,忌辛辣、刺激性食品。
2、日常注意:白喉属于传染性疾病,因此病人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褥、使用的毛巾等生活用品,需定时进行消毒,避免传染给家人。还宜多卧床休息,多饮水,可保持口腔清洁、大便畅通。室内应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心理护理:需进行心理疏通治疗,因为长时间的病痛、卧床休息,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产生恐惧感,所以家属多为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疑虑,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不能认为疾病具有传染性,就刻意回避与患者的亲密接触,以免加重心理负担,不利于恢复健康。
4、病情观察:术后要时刻观察病人的各项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四肢血液循环、面色改变等方面。如果体温再度升高,提示有继发感染。呼吸、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发,提示心功能低下,或有心功能不全。若出现吞咽困难,或某一肢体活动不灵活,则可能并发了肌麻痹。多数病人恢复期可回家休养。要注意4周内仍应限制强力活动,因为仍有发生心肌炎和肌麻痹的可能。
5、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吃的食物一定要洗干净,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生活习惯。还应注意环境卫生,勤倒垃圾,避免细菌滋生繁衍,侵入人体,加重病情。
-
-
什么是白喉
白喉是由于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声音嘶哑、咳嗽、扁桃体和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咽白喉多发于成年人和年长儿童,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还会并发周围神... 详细»
-
-
白喉的饮食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等症状为主,对于这些症状可以注意日常饮食是能够使病情得到改善的,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当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以免导致病情更加严重,不利于治疗,保证合理... 详细»
-
-
气胸的保健护理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常见的多因为肺部疾病或是外力影响导致的气胸,会出现气促、窒息感、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要医院通过影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