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造成心肌缺血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心肌酶是一种在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酶类物质,通常用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
常见的心肌酶有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等。在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后,这些酶类物质会从受损的心肌细胞中释放到血液中。
一般来说,在心肌梗死发生后,这些心肌酶的浓度会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开始增加,然后逐渐降低。因此,通过监测血液中心肌酶的浓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以及梗死的严重程度。
肌酸激酶是最早被用来判断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它在心肌损伤后的数小时内开始升高,然后在一天左右达到高峰,最后逐渐下降。肌红蛋白是目前用于诊断心肌梗死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在心肌损伤后的2-4小时内开始升高,持续升高24-48小时,然后缓慢下降。乳酸脱氢酶在心肌梗死后的1-3天内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3-4天,然后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如果肌红蛋白的浓度较高,并持续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等其他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患有较严重的心肌梗死。因此,心肌酶的浓度是判断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患者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指标并进行综合诊断。
-
-
心肌梗死检查
心肌梗死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加深,就会出现心前区憋闷胀痛等临床表现,若能够及时的进行检查,提早的确诊疾病,就能够为日后治疗疾病提供更为方便的诊断依据,防止疾病发展恶化。 详细»
-
-
心肌梗死猝死
心肌梗死,发生猝死的率比较高。据国外相关的研究数据统计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猝死的总体发生率在5%到20%左右。具体是因人而异的,需要与患者基础性心脏疾病以及年龄、就诊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相关,特别... 详细»
-
-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就是说我们的心脏部位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很多心肌梗死都是突发性的,因此这种疾病犯了以后,会有不可预知性,因为心脏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生命体征的消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