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杨正飞 教授
每年春夏之交到秋季,野外活动、郊游露营、务农施工频繁,蛇、蜘蛛、蜈蚣、蜂类、蚤螨、隐翅虫等“隐秘威胁”开始活跃。不慎被其伤及,轻则红肿疼痛,重则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危及生命。近期三亚游客被蛇咬伤不幸离世的事件,再次为公众敲响警钟: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尽快获取特效药物(如抗蛇毒血清)是救命关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正飞教授详细解读科学自救方法,破除常见误区。
被蛇咬伤极度危险,自救要“准”、急救要快!
我国每年毒蛇咬伤人数庞大,而作为一种极度危险的急症,毒蛇咬伤发病急、恶化快,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呼吸困难、肾衰竭、多器官衰竭,肢体坏死甚至需要截肢,严重者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令人痛心的是,只有约30%的患者能在黄金2小时内赶到医院,近一半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两大延误治疗的原因:一是现场自救方法错误。二是对蛇咬伤的极端危险性认识不足,送医不及时。
毒蛇有哪些种类?我国毒蛇超百种,剧毒蛇就有80多种,最常见的是眼镜蛇科和蝰科毒蛇。在各类毒蛇中,银环蛇毒性最强,咬伤后伤口可能不痛不肿,但几小时后会出现全身无力、麻木、呼吸困难。眼镜王蛇体型大、排毒量大,攻击性强,同样致命。其他常见的毒蛇还包括青环海蛇、舟山眼镜蛇、圆斑蝰(泰国圆斑蝰)、竹叶青、短尾蝮(土蝮蛇)、金环蛇、烙铁头、五步蛇等。
我们可以通过有毒蛇与非毒蛇外形特点及咬伤后症状的进行区别:
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紧急处理。如市民遭毒蛇咬伤,应立即脱险,尽量记住蛇的形态,并保持冷静,减少活动或者跑动,尽可能做好应急处理后,尽快赶到就近医院就医,如果能在2小时内送达医院,并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绝大多数伤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
毒蛇咬伤后唯一特效药:抗蛇毒血清是救命的关键,因此,被毒蛇咬伤了之后,准确识别或描述咬人蛇的特征(颜色、花纹、头部形状),及时找到对应的抗蛇毒血清是救命的关键!毒蛇咬伤的伤口与无毒蛇咬伤的伤口不同,如伤者不能确定为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具体由医生判断处理。
被毒蛇咬伤时通常身处户外,如果一时半会到不了医院,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自救“保命”?杨正飞教授提出了10个自救要点:1.立即制动,保持冷静:停止一切活动,静坐或平躺,避免奔跑或激动(加速毒素扩散);
2. 远离蛇活动区:缓慢后退至安全位置,避免二次咬伤,切勿尝试捕捉或追打蛇;
3.记录蛇特征:迅速拍照或记住蛇的头部形状、体纹、颜色(关键!),便于医生精准用药;
4. 摘除肢体束缚物:取下戒指、手镯、手表等,防止肿胀后压迫肢体;
5.固定伤肢,保持低位:用树枝/绷带固定伤肢,减少活动;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减缓毒素回流);
6.轻柔冲洗伤口:用大量清水(矿泉水/溪水)持续冲洗伤口表面,减少毒液残留;
7.适度绑扎近心端(谨慎操作):在伤口上方10-15cm处用布带松紧适中绑扎(可插入一指),每30分钟松开2-3分钟;
8.拒绝危险土法:禁止用嘴吸毒、切伤口、冰敷、火烧或饮酒——加重伤害且无效;
9.立即呼救并明确需求:拨打120时强调“毒蛇咬伤”,要求送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血清是唯一特效药);
10. 持续观察症状:即使初期无症状(如神经毒咬伤),也需保持警惕,记录出现麻木、呼吸困难等时间点。
常见虫咬各有特点,明确品种、对症下药
除了蛇类咬伤,昆虫咬伤也是夏季常见的威胁。昆虫咬伤的特点主要由其毒性机制决定——毒液成分(如蜂类的碱性毒素、蜘蛛的神经毒素)、唾液致敏物(如蚊虫的异种蛋白)及机械损伤(如蜱虫口器残留)共同引发局部或全身反应。典型表现为三类:速发型炎症:红肿、灼痛(蜂、蚁)或瘙痒性风团(蚊、蠓);迟发性皮损:水疱、坏死(蜘蛛、隐翅虫体液腐蚀);系统中毒:肌肉麻痹(黑寡妇蜘蛛)、溶血(蜱传疾病)或过敏休克(蜂类)。
常见昆虫咬伤特点
常见昆虫咬伤后如何急救?杨正飞教授提醒,所有咬伤后如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喉头水肿、休克)等,需立即到急诊就诊。此外,在野外活动后应检查全身(尤其腋下、腹股沟等),防蜱虫潜伏。深部咬伤或污染伤口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对于昆虫咬伤有以下预防措施:穿长袖衣裤,喷洒避蚊胺或驱虫剂;利用部分昆虫的趋光性躲避(如:隐翅虫),睡前关好门窗等。若被虫咬后症状持续恶化或无法明确虫种,务必携带虫体照片/标本就医,接受针对性治疗。
蛇虫咬伤意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众对自然风险认知的不足和急救知识的匮乏。对于此类急症,避免伤害是上策(做好防护),科学自救是关键(掌握“清、缓、送”),及时就医是保障(尤其尽快获得抗蛇毒血清)。切勿轻信并尝试无效甚至危险的“土方法”,每一分钟的有效救治都弥足珍贵。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保持冷静的头脑,在意外发生时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就能为自己和他人赢得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
【专家简介】
杨正飞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现任急诊科副主任,美国威尔危重病研究院访问学者
专业特长:从事急危重医学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各种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中毒、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等各种急危重疑难疾病的救治。
社会任职: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部副教授、中国救援医学协会心肺复苏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药学会急诊用药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应急灾难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远程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房诗婷)
-
-
被毒蛇咬伤挥刀斩断手指!被蛇要咬伤正确的做法是?
据新闻报道,杭州某医院急症室接诊了一位被毒蛇咬伤的男子,咬伤这名男子的是一条“五步蛇”。被咬伤后,该男子怕走动后“毒发身亡”,为了保命便把咬伤的食指给斩断丢弃。经过检查治疗,医生说根本就不用做出这种过... 详细»
-
-
毒蛇泡酒有什么功效
自古以来,蛇都被称为是一种冷血动物,冬季蛇就会进入冬眠,夏季是蛇出没的最好时节,我国毒蛇的品种比较少,一般都是分布在南方地区,有些人会抓捕毒用来泡药酒。药酒不像普通的酒,因为药酒当中都会含有一些中药材... 详细»
-
-
被无毒蛇咬伤怎么处理
被无毒蛇咬伤后,虽然没有毒液,通常会导致伤口留下牙印出血、刺痛等,不会出现全身的中毒症状,但伤口也是需要做适当处理,防止一些继发性感染。可用清水冲洗后,给予碘伏或者酒精消毒伤口,同时涂抹一些消炎杀菌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