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同心同向的守护,这是一段守望相助的接力,在广东省中医院接管的广州琶洲方舱医院病区内,医患双方是共抗疫情的战友,携手并肩,守卫家园。感谢,因为有你们!
“护士,我是退伍军人,我报名志愿者。”
“我也报名,我符合条件,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在广州琶洲方舱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接管的病区内,活跃着一支带着红袖章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虽然是入住方舱的患者,但却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协助广东省中医院医疗队搬运物资、分发餐食、巡查安全等工作,成为方舱内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方舱面积大,患者近2000名,为科学管理,广东省中医院医疗队队长邹旭教授结合多次驰援抗疫经验,11月11日,在进驻方舱第二天,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招募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关键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招募志愿者以党员优先。”邹旭教授介绍说,“同时,希望用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告诉其他患者,要乐观向上,战胜恐惧和焦虑。”
邹旭教授号召志愿者一起战疫
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志愿者已经开始协助医疗队完成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
医疗队队员帮志愿者穿隔离衣
医疗队队员与志愿者一起搬运物资
方舱内患者多,每日派发餐食、中药汤剂就是不小的工程。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协助医疗队队员派餐的工作,将热乎的饭菜和煎煮好的中药及时送到患者床边。
“阿姨,你有三份饭,记得拿筷子啊。”索先生是志愿者队伍的队长。“我是退伍军人,曾经战斗在最前线。现在面对疫情,我有责任冲锋在第一线。”索先生语气温和却坚定。
“我们区里有小朋友,这是给小朋友专用的中药吗?”有的志愿者还会结合自己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细心地向医护人员询问,协助医护人员一道给患者派发中药。
医疗队向患者派发中药汤剂
舱内消防也是医疗队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医疗队组织志愿者对使用灭火器进行培训。“我会使用,曾经接受过培训,我可以帮忙。”志愿者刘女士主动找到医疗队,还把自己接受培训时的视频课件共享给志愿者伙伴。“能做到的事情毫不吝啬,方舱的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一起守护。”刘女士说。
面对疫情,患者和医务人员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你我皆是抗疫先锋!致敬最可爱的人!
(通讯员:宋莉萍)
-
-
【方舱日记】共筑互助 方舱里有群“白大助”
自2022年11月16日接管方舱医院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接管的琶洲方舱医院累计出院逾千人。在方舱医院里,除了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医护人员,还有一群可爱的志愿者和医务人员并肩战斗在方舱里,他们协助“... 详细»
-
-
逸仙方舱战“疫”一周,留下这些温暖的人和事……
“大爷,做核酸检测时不需要喊‘啊’……”11月2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为全舱患者进行核酸采样,舱内各项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359名医护人员坚守“疫”线,尽全力让感染者尽快康... 详细»
-
-
【抗疫日记】转战方舱,我眼中的方舱医院
小区解封了!我们三个海珠区的省医小分队的成员将继续走向下一个战场,两位小伙伴留在医院岗位继续战斗,同时利用休息日在小区内继续为社区的居民采集核酸,而我则主动请战来到了医院支援的海珠区琶洲方舱医院继续“... 详细»
-
-
【方舱日记】方舱抗疫紧张又漫长的6个日夜
我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同事们都叫我小屿。今天是我进入方舱医院的第六天,在这里,紧张的工作赶着我们必须加快奔跑,对抗疫胜利的盼望又让日夜变得漫长。? 详细»
-
-
岐黄仁术耀方舱 中医传统疗法走进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
在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的隔离病房,一名33岁的男性患者因失眠等诱发颈椎疾病,出现颈项部剧烈疼痛和头痛而求助于方舱医疗团队。在使用常规止痛药物不能获得明显缓解的情况下,中山三院托管黄埔方舱医疗队中医专家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