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身体清洁是好习惯,能通过讲卫生的方式来减少某个部位污垢累积,细菌滋生,局部条件和环境良好,疾病才能远离。但有的人有洁癖或者强迫症,清洁频率高,太过注意卫生反而会招惹疾病。要去了解哪些地方不能清洁过度,有错误的习惯第一时间纠正,或许影响还能减轻。
1、肛门
生活中许多人养成排便之后清洗肛门的习惯,觉得现在很多的马桶都有臀洗功能,排便的过程中粪便经过肛门口,多少有部分粪便残留,会导致肛门卫生条件差,容易散发难闻气味,滋生细菌,因此要清洗,确实,直接用清水清洗比使用纸巾更干净。
但应该清洁频率适宜,不要过度,同时少用沐浴露,洗涤剂,否则会破坏局部酸碱平衡,菌群平衡,反而清洁过度肛门有不适感,有的人局部瘙痒就是这种原因。
2、鼻孔
不少小动作看似是在为健康考虑,实际有隐患,特别是经常用手挖鼻孔,觉得鼻孔里面有分泌物,用手挖掉才能保持鼻腔通畅,同时营造鼻腔干净的环境。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鼻腔有自我清洁功能,每天在呼吸的过程中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灰尘,因此会有这些污垢,分泌物形成。
用手去挖鼻孔是错误行为,看起来好像是在意卫生,但人的手上有许多细菌,直接接触脆弱的鼻腔,可能会让细菌趁虚而入,还容易在挖鼻孔过程中伤害鼻腔粘膜,反而有出现疾病的风险。
3、生殖器官
无论男女性,针对私密部位的清洁都要做到恰当,频率适宜,同时少用特殊的洗涤剂。有的人会用沐浴露去清洗自己的下体,觉得沐浴露可以去除污垢,同时散发香味,这样才能去除局部的难闻气味,但这种行为却是部分疾病出现的导火线。
因为在清洁方式不恰当,频率过高时会让下体的酸碱平衡,菌群平衡被打破,女性的阴道有自我清洁能力,过度清洁反而招惹妇科疾病。而男性使用了不合适的洗涤剂清洗下体,会出现局部的不适感。
想要清洁得当保持卫生,前提条件要满足,清洁时选择用清水,而不要过度依赖某些洗涤剂,当然,清洁频率要合适,可以每天在洗澡时连同这些重点部位清洗,但不要一天清洗很多次,才能避免清洁过度影响局部良好环境反而让疾病入侵。
-
-
身上这5个部位,不是越干净越好!别让“爱干净”害了你!
正常情况下,保持身体干净整洁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同时还能够防止身体感染一些病菌。但是身体是不是越干净越好呢?身体本身就存在一种油脂平衡,如果过度清洁就很有可能破坏身体的平衡,从而使皮肤出现问题。除此之外... 详细»
-
-
人体脊椎不同部位反应的疾病
人体的脊椎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部份:颈椎(用C表示)、胸椎(用T表示)、腰椎(L)和骶尾椎(用S表示)。其中骶尾椎是尾椎的最后一节。每部分脊椎可以细分为若干部分,用阿拉伯数字代表。中医认为,不同部位脊椎... 详细»
-
-
妇科疾病私处部位的皮肤会怎样
妇科疾病私处部位的皮肤包括外阴、阴道和宫颈的皮肤。这些区域的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通常更加敏感和娇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1.阴道感染:常见的阴道感染疾病包括念珠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等... 详细»
-
-
十二指肠部位有什么好发疾病
十二指肠(duodenum)是小肠的一部分,它与幽门和第2腰椎体左侧相连,续于空肠,长约25-30厘米,包绕胰头。胆总管和胰腺管的共同开口在十二指肠中部(降部)的后内侧壁上,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详细»
-
-
记住了!男性3个部位越干净越好,此时立即改善还不晚
促进身体健康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男性不单纯要适当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减少有害物质获取,还要饮食清淡,作息规律,通过这些好的方式来提高抵抗力,防止疾病入侵,没有疾病影响生活质量会提高。另外,男性在预防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