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光伟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肝胆科
血虚是中医的一种病症,指血量减少使得脏腑、经络、肌肤、形体失去濡养,或者血液运行速度减慢,以面色淡白或嘴唇、舌头、指甲色淡,没有光泽,头晕眼花,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容易月经推后或者不来例假、脉细等为常见证候。血虚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脾胃受寒。中医学中认为,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一般脾胃的阳气容易受损,脾胃气机容易不畅,脾胃功能失调则气血生化也会出现问题,气血不足,身体各部不能充分濡养,抵抗力就不好,出现食少腹胀、特别怕冷、脸色苍白没有血色等现象。
2.肝血不足。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肝郁也会导致脾虚,肝的功能是藏血,主疏泄,肝的气机疏泄有助于脾胃运化,血虚往往由于熬夜或者过度劳累,经常抑郁和生气则损伤肝,伤肝则伤脾。
3.感受寒邪。中医学中讲“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受到寒邪的侵袭,血液就会凝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得经脉受阻。
4久病体弱。多为久病后血液化生不足,或因劳倦过度,导致心血耗损,心血不足,由于血脉流行不畅,日久常可导致灼伤肝、脾、肺、肾之阴而致四脏功能失调。
5.肾气亏虚。肾具有藏精的作用,精气可以化生血液,肾阳和肾阴为一身先天之本,若先天不足且后天不注重保养则损伤精气,引起肾虚后出现血虚。
血虚患者常发生于女性,所以一定要注重调养和养护,不要熬夜,经常运动,增强体质,选择食补也是很好的,比如食用红枣,红参,当归、红豆、枸杞,党参,黄芪,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要积极进行治疗。
-
-
血虚的辩证
血虚,是指营血不足引起的病症。引起血虚的病症多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慢性失血等。血虚,则肌肤失养,出现面色苍白,口唇淡红,爪甲不华。血虚,脑窍失养,则会出现头晕,眼花。心失所养,则会出现心悸心慌,夜寐... 详细»
-
-
血虚的症状
血虚是中医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脾气亏虚,心血不足,使得血量减少而造成脏腑、经络、肌肤、形体失去濡养,或者血液运行速度减慢,导致身体基本功能减退而出现的病症。临床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详细»
-
-
血虚的饮食
血虚是中医的一种病症,指血量减少使得脏腑、经络、肌肤、形体失去濡养,或者由于血液运行速度减慢出现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嘴唇、舌头、指甲色淡没有光泽、头晕眼花、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发麻,临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