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走路锻炼是大多数人都能适应且强度较低的运动项目,在走路过程中身体活动量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同时带动其他器官活动起来,相比那些久坐,没有运动量的人来说,能做到科学锻炼的人往往可以保持良好状态。另外,部分时间段适合走路,老年人不妨去尝试。
什么时候去走路对免疫能力提高有利呢?
1、早晨
走路是一门学问,要掌握方法,才能通过走路获得好处,其中早上起床后适当走路,是增强抵抗力好的方式。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一整晚睡眠,起床后身体有一定活动量,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基础代谢率,在走动,活动的过程中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早上身体就有活动量,有利于各项指标调节,又可以增强抵抗力。若长时间睡懒觉,起床后过着安逸的生活,基本上不运动,容易体质下降,因此才说早上起床后适当运动来调节身体有必要。
2、傍晚时分
傍晚时分去走路散步,是养生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大中午不适合锻炼,因为天气炎热,稍微一活动就大量出汗,而选择傍晚时分,气温下降,去操场,沿江路或者公园适当走路锻炼,除了让身体有活动量增强体质,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开阔视野让自己保持心情舒畅。
在走动的过程中忘记烦恼,全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种状态下心情好,有利于内分泌调节,同时对抗衰老,还能在身体不断活动的过程中激活免疫细胞功能,相比其他时间段来说傍晚时分去走,好处显而易见。
3、饭后
吃完饭适合适当走路,因为刚吃饱饭,获取食物后肠胃需要忙碌进行消化,此时多有消化负担重的表现,食物获取肠胃积极运作,可以让营养物质吸收,产生的有害物质代谢出来,能科学饮食的人维持各项指标稳定,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还能增强体质。
吃饱饭适当走动,肠道蠕动能力提高,蠕动速度快,提供足够的血液,营养物质给消化系统,后续消化顺利不成问题。若吃饱饭就久坐,可能会消化不良,因此才说吃饱饭适合活动身体,但不能进行强度过大的锻炼。
综上可知,走路是有好处的,但前提条件需满足,例如身体适合运动,另外走路的距离,速度要控制好,选择合适的场地以及装备再去走路。
-
-
老人免疫力低下吃什么
免疫力低下会增加老年人患病的风险,因此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有很好的助益。老年人通过食疗增强免疫力确实有帮助,但每种食物的作用不一样,... 详细»
-
-
老人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免疫力,指的是“免除疫疠”,也就是防治传染病的意思。从生物学上来讲,是指抵御疾病发展的能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 详细»
-
-
免疫力低怎么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低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提高。1、日常生活习惯:首先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习惯上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紧张,可早睡早起,适度休息;平时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整... 详细»
-
-
老人增强免疫力吃什么好
老人的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建议采取正常的饮食,日常注意补充营养,例如肉蛋奶脂肪糖的摄入,同时老年人也可以多吃动物肝脏、平菇、大蒜、酸奶、海鲜、菠菜等,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多数禽肉中含有较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