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小儿泌尿外科门诊又会迎来一波“焦急上头”的家长、患儿潮,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家娃需要割包皮吗?
别急,这份科学、实用的包皮手术攻略请您收好!
不是所有包皮都必须手术!
包皮,是男宝宝出生时就有的“天然防护网”,在婴幼儿时期,它像小盾牌一样保护着娇嫩的龟头。不过,有些孩子可能面临包茎和包皮过长的问题:
(1)包茎的两种情况
l生理性包茎:男童出生后,包皮与龟头是紧密相连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多数男童在3-4岁后,包皮会逐渐退缩,龟头会慢慢露出来。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发育过程。
l病理性包茎:有些孩子的包皮口过小,像“紧箍咒”一样紧紧箍住龟头,无法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龟头。这会导致排尿困难、包皮红肿、疼痛等问题。
(2)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能上翻露出龟头,但覆盖住尿道口,且平时覆盖状态下不易保持清洁,容易藏污纳垢。长此以往,包皮垢的堆积引发反复的包皮龟头炎。
手术时机:何时是最佳选择?
中山六院小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娟主任医师提醒,是否手术还是需要综合评估的,毕竟手术是一种“侵入式”的治疗方法,不过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建议优先考虑手术:
l炎症反复“找上门”:包皮龟头炎一年多次发作,会导致局部瘢痕形成,甚至形成病理性包茎,需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l排尿困难:包茎导致排尿费力,尿线细、尿分叉,甚至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l包皮嵌顿:包皮强行上翻后卡在冠状沟处无法复位引起包皮肿胀,这属于临床急症,必须立即就医处理。
l特殊病变:如包皮上有新生物、发现为隐匿性阴茎或伴有尿道下裂等先天畸形(需住院手术治疗)。
手术年龄的选择
3~5岁及以上小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较好地理解和配合手术及术后护理,对疼痛的耐受力相对较强,家长沟通和护理也更容易。手术对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3岁以内存在严重包茎、反复感染等或伴真性隐匿性阴茎可提早手术。
手术方式:安全高效的“环切术”
利用特制包皮吻合器一次性完成包皮切割与缝合,手术时间短,通常10-15分钟,出血少,切口整齐美观,术后恢复快(约2周左右),且多数情况下可实现门诊日间手术,当天完成手术,当天回家,适合大多数患儿。
术后护理:细心呵护,助恢复
王德娟强调,手术顺利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同样关键,家长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出血情况及处理:如果伤口包扎处出现渗血甚至滴血的情况,需及时返院就诊处理。
术后镇痛:术中局麻消退后会出现疼痛,可定时口服非甾体镇痛药,或伤口外围皮肤局部涂抹利宁胶浆或类似药物镇痛。
保持清洁干燥:术后按医嘱返院去除包扎并换药。术后每次排尿后可使用安多福等消毒液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2周内避免奔跑、游泳等剧烈运动,防止敷料脱落或伤口出血。
排尿护理:术后首次排尿应在医院完成,确保排尿通畅。如敷料被尿液污染,可继续观察,无需立即返院。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心理安抚也“童”样重要,术后疼痛或不适可能让孩子情绪波动,家长可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
割包皮并非“随心所欲”,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科学决策。如果您正为是否手术而犹豫,建议及时面诊专科医生,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通讯员:张翼飞、陈子滢、刘山青、简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