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 师林 主任医师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作为夏季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夏时节正式启幕。此时天气高温高湿交织,中暑、胃肠道疾病、空调病进入高发期,尤其户外工作者、老年人与儿童等群体,因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更需科学养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师林教授从中医理论出发,围绕起居、饮食、运动、情志四大维度,结合天灸疗法,为大众奉上小暑节气专业养生指南。
小暑养生:天人相应,养心扶阳起居:夏养心,午小憩,防贪凉
中医认为 “心主火,与夏相通应”,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适当小憩可养心安神、恢复体力。夜间睡眠需注意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身体,以防风寒之邪趁虚而入;室内温度宜保持在 26℃-28℃,并定期开窗通风,维持空气流通。
饮食:药食同源,清热利湿
遵循 “药食同源” 原则,推荐选择冬瓜、苦瓜、薏仁等食材,以达清热利湿、益气生津之效。同时需注意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远离辛辣、油腻、生冷之物;高温环境下多饮淡盐水、绿豆汤,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运动:少汗多静,舒缓为宜
建议于清晨或傍晚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微汗即止” 为度,运动后及时更衣,防止湿邪侵袭。
情志:澄神以制暑,安神解郁
夏季心火易亢,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神澄明,缓解烦躁不安,以维护身心平衡。
小暑天灸:冬病夏治,趁“热”行动师林教授强调,小暑时节自然界阳气旺盛至极,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气血运行畅达,腠理开泄,正是 “因时制宜” 施灸的最佳节点。
天灸疗法选取白芥子、细辛等辛温发散的中药,研末调敷于特定穴位,借助小暑节气人体经络气血充盈、腠理疏松的特点,使药物更易透皮吸收,经由经络气血的传导直达病所。
天灸疗法的温热刺激可激发人体阳气,温通经络,驱散内伏寒邪,调整阴阳平衡,对慢性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冬病夏治”效果显著。
天灸疗法的适应症及适宜人群
适应症:天灸主要适用于辨证属虚、寒性质的慢性疾病,尤其是遇冷或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病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骨关节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及亚健康调理等方面。
适宜人群:上述适应症患者(需经中医师辨证),老年人需评估体质,儿童通常建议2岁以上;希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人群(亚健康状态调理)。
不适宜人群:孕妇及备孕期女性;贴敷部位有皮肤破损、溃疡、感染、皮疹、严重瘢痕者;对天灸所用药物或敷料严重过敏者;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开展天灸疗法多年,秉承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形成了以下特色:
经典验方,道地药材:以古籍记载的经典方剂为基础,精选道地中药材,根据广州本地气候特点及常见病种,对古方进行优化调整,增强针对性。
名老中医辨证选穴:由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团队坐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体化辨证,力求精准刺激,发挥最佳疗效。
个性化调药配比:针对不同疾病及不同体质,调整药物组方比例,实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体化治疗。
“三伏”+“三九”综合方案:推行“三伏灸”和“三九灸”,严格遵循节气时间点进行治疗。
舒适体验与精细护理:采用低敏、透气的专用敷料,减少皮肤不适。贴敷后提供详细护理指导单,并设有咨询热线,随时解答患者关于皮肤反应的疑问。同时为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定期随访,评估疗效,实现连续性健康管理。
今年三伏天灸黄金周期即将开启,师林教授强调,天灸疗效与人体气血节律密切相关,建议广大群众根据自身体质把握以下关键时间,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伏前灸:7 月 10 日—— 温阳开路,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初伏灸:7 月 21 日—— 借初伏阳气激发经络活力
中伏灸:7 月 30 日—— 强化驱邪,巩固治疗成效
末伏灸:8 月 8日—— 收敛阳气,筑牢健康屏障
加强灸:8 月 19日—— 查漏补缺,延长养生周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护士为患者开展天灸治疗
温馨提醒:天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但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如有意愿进一步了解,可提前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针灸科)咨询,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天灸治疗,并制定个体化的贴敷方案。切勿自行购买药物随意贴敷。
指导专家
师 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临床工作多年,擅长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及肠癌的中医治疗,尤其擅长通过中医药减轻肿瘤术后、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的副反应。
社会任职: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岭南名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出诊安排:周三全天(北院区),周五上午(南院区)。
镇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中医针灸专科
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
资深中医护理专家,擅长经络辨证施护、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技术,以及情志调摄、药食同源护理,专注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病与亚健康护理中的应用。
(通讯员:叶彦良;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