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生长痛一般发生在3至12岁的儿童中,但具体年龄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生长发育速度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略有不同,部分儿童可能在2岁或13岁出现类似症状。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生理现象,其发生与骨骼、肌肉生长速度不协调密切相关。在3至12岁阶段,儿童骨骼生长迅速,尤其是下肢长骨(如胫骨、股骨)的伸长,而周围肌肉、肌腱和神经的生长速度相对滞后。这种生长速度的差异会导致肌肉与骨骼附着处受力不均,引发间歇性疼痛,通常表现为小腿、大腿或膝关节周围的酸痛或隐痛,夜间发作更为常见。此外,儿童活动量较大,运动后肌肉疲劳或乳酸堆积也可能加重疼痛感。
家长可通过以下措施缓解孩子的不适:首先,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和绿叶蔬菜,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育;其次,控制孩子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运动后可通过热敷或按摩放松肌肉,减轻疲劳;最后,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夜间疼痛发作时,可通过轻柔按摩或温水泡脚缓解症状。
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疼痛持续超过2周且无缓解趋势;疼痛部位伴有红肿、发热或皮肤温度升高;疼痛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或睡眠;孩子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表现可能提示存在其他疾病,如骨折、骨肿瘤或感染性关节炎等,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
-
生长痛脚踝
脚踝生长痛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疼痛症状,主要采取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法。生长痛一般是因为孩子的骨骺还在不断生长,而肌肉和韧带的生长速度跟不上骨骺的生长速度,导致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感到紧张和... 详细»
-
-
生长痛咋办
生长痛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出现的一种疼痛感,通常在晚上或者临睡前发作。常见的缓解生长痛的方法有饮食调整、按摩、适当运动等。1、饮食调整: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钙、镁和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营养素可以... 详细»
-
-
生长痛的症状
下肢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生长痛,因为小儿活动量相对较大、长骨生长较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所致,是生理性疼痛,一般疼痛的持续时间不长,与缺钙没有相关的联系,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小儿腿部及腹部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