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照护患者时,发现患者住进方舱后,对疾病治疗、出舱康复都有许多疑问,对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些焦虑和紧张情绪,“刷手机”成了他们主要的消遣方式,省医的医护人员经过商量,与其让患者每天拿着手机搜索疑问,不如针对舱内患者的健康疑问开个直播微课,让他们多学点正确的科普知识,除了让他们在舱内安心,多学点健康知识将来的生活也能派上用场。
于是,在常规的医疗工作之外,医疗队员们肩负起“科普直播”的角色。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视频科普形式,让更多的患者不要恐慌,保持舒缓情绪,增强战胜病毒的力量和信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勇主任介绍到,“今天是世界心梗日,心梗的预防重在预防,他针对方舱青年患者多的特点,开播了‘青年心梗预防’,把科普直播开到方舱,还是第一次”。
虽然有的医生是直播首场秀,实用的主题还是吸引了不少患者,在直播间提了不少问题,还有患者主动加入科普志愿者的行列。“原来青年人也会得心梗,我以为这是老年病,我家里老人是‘三高’患者,我来上科普直播夜校,正好我学了就去教教他们,现在感觉日子充实了很多。”一位志愿者一边说,一边忙着帮医生收集大家关注的健康问题。
医护人员们根据业务排班还排出了科普课堂的课表和讲题,一次就是15分钟时间,从刚开始与救治相关的呼吸、康复到日常营养,到日常生活中自己和家人都可能遇上心脑血管疾病,体检报告怎么看,方舱内的直播课重在实用,讲究短小精悍。刚下直播的刘勇主任说:其实在哪里我们都是在履行医生职责,如今为方舱患者履行医者责任,同时用科普求真,一举两得。今天我的方舱粉丝近百人,我觉得挺有成就感。”
带上红袖的科普志愿者是通过志愿报名加入、以青年为主,他们负责问题收集、现场协助专家互动和带动,同时,还作为临时家属,帮助专家关照患友的身心状况。
(通讯员:郑俊秋、肖珍、郝黎、张蓝溪、靳婷)
-
-
“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逸仙方舱的这场培训很特别
在第37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12月5日上午9点,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琶洲方舱医院(下简称“逸仙方舱”)里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活动,为一群特殊的志愿者进行一场特别的培训——手卫生和消... 详细»
-
-
方舱医务人员眼中的志愿者:你们是抗疫前行路上的温暖和力量
月转,天气也跟着变换,气温骤降,然而方舱内的工作依旧如火如荼,志愿者们的热情依然温暖,那些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的感人瞬间,在回忆中留下持久不退的鲜活色彩,让我们无论何种境遇下,都能被温暖到。 详细»
-
-
守护家园:我在封控区当志愿者
工作岗位上,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日常生活里,他们是儿女是父母是妻子或丈夫。但在某些瞬间,在某些可以选择沉默的时刻,他们做出了自己的决断。那瞬间的举措,让他们足以成为英雄。 详细»
-
-
【方舱日记】白色方舱一抹红,志愿服务暖人心
“党员要带头,活学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号召舱里的患者参加志愿服务,为方舱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2022年11月16日晚10:00,南方医院琶洲方舱医院医疗队党总支书记、总领队孙剑沙... 详细»
-
-
这位小姐姐硬核抗疫:驰援武汉,支援佛山,做社区志愿者
杨清,女,1994年生,中共党员,协和一区护士。去年除夕之夜驰援武汉并在前线火线入党。作为医院核酸采集应急队队员,5月28日应召再次出征支援佛山祖庙社区核酸采集工作。5月29日晚执行完任务返回医院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