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乙肝在一个屋传染吗
乙肝在一个屋一般不会传染,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传染,如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一个屋内生活,如果没有血液暴露、性接触或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乙肝。因为日常的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并不会使乙肝病毒进入健康人的体内,所以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屋生活是相对安全的
-
-
乙肝可怕还是艾滋可怕
乙肝和艾滋都是严重的传染病,但两者的传播途径、病程特点有所不同,不能简单比较“谁更可怕”,需从多个维度客观分析。1、传播途径:乙肝和艾滋均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乙肝病毒在体外存活能力较强,日常接触,比如共用剃须刀、牙刷,若未注意卫生也可能传播;艾滋病毒则较为脆弱,体外存活时间短,普通接触不易感染。2、病程特点: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部分急性患者可自愈,慢性患者需长期监测和治疗,若控制不佳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但通过规范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延缓病情
-
-
谷草谷丙比值正常范围
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的正常范围为0.8-1.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是评估肝脏损伤类型的重要指标。健康人群中,由于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而谷草转氨酶同时分布在胞浆和线粒体内,两者的血清活性比值通常略低于1。当肝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往往先释放入血,导致比值下降;但随着损伤加重,特别是涉及线粒体损伤时,谷草转氨酶释放增加,比值会相应升高。慢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病时,比值可能超过2,而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则常见比值小于1。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比值异常而无酶学升高时通常无临床意义
-
-
甲胎蛋白正常值是0-7吗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并非是0-7μg/L,成人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为0~25μg/L,且不同人群的正常范围存在差异。甲胎蛋白是主要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糖蛋白,成人体内含量通常极低。一般来说,正常成人甲胎蛋白范围为0~25μg/L;婴儿出生后0~2个月水平开始下降,6个月后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女性妊娠期间甲胎蛋白会有一定程度升高,妊娠3个月时为18~113μg/L,妊娠4~6个月为160~550μg/L,妊娠7~9个月为100~400μg/L
-
-
245阳是肝炎活动的表现吗
245阳通常不是肝炎活动期的典型表现。乙肝五项检查中,245阳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呈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乙肝e抗体阳性意味着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变弱,病毒复制趋于静止;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当这三项同时阳性,大多表示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经过自身免疫反应,机体清除了病毒,正在逐渐恢复,并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此时体内一般不存在活跃复制的乙肝病毒,肝脏也多无明显炎症,不属于肝炎发作状态
-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于1000严重吗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于1000时,若同时存在肝功能明显异常、肝脏有纤维化或肝硬化迹象以及出现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则病情严重;若肝功能正常,肝脏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且无临床症状,一般病情相对不严重。当肝功能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大幅升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水平下降等,说明乙肝病毒正在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引发了炎症反应,这种情况下病情较为严重。若肝脏超声、CT等检查发现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表现,或者患者已经出现了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肝硬化并发症,表明肝脏功能已受到严重影响,病情危急
-
-
口腔有腐臭味是肝病征兆吗
口腔有腐臭味不一定是肝病征兆,但可能与肝病有关,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因素引起。1、与肝病有关的情况:肝脏功能受损时,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体内废物和毒素无法正常分解排出,氨等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可能通过呼吸散发,产生近似腐臭的气味,如鱼腥味、腐臭味或苦涩味。此外,肝病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异常,引起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等问题,也会导致口臭。2、其他可能因素: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长期遗留在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挥发性硫化物,会导致口气出现腐臭味
-
-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阻断率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用于艾滋病暴露后阻断,规范使用时阻断成功率可达80%以上;若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组成阻断方案,阻断率可进一步提升至90%左右。暴露前预防长期规律服用,可使感染风险降低90%以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在体内经代谢转化为替诺福韦二磷酸,能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活性,阻断病毒DNA合成,从而阻止病毒复制。在暴露后阻断中,阻断成功率与用药及时性密切相关。暴露后2小时内启动阻断效果最佳,24小时内用药仍能有效阻断,超过72小时则阻断失败风险显著升高
-
-
谷氨酰转肽酶70严重吗
谷氨酰转肽酶70U/L属于轻度偏高,通常不算严重,但需要重视。从医学角度来看,谷氨酰转肽酶70U/L的水平属于轻度升高。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这个数值本身不会立即造成健康危害,但确实提示可能存在需要关注的肝脏或胆道问题。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升高持续时间、伴随的其他指标异常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在临床实践中,这种程度的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常见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轻度酒精性肝损伤或某些药物影响等情况,这些通常属于可逆性改变
-
-
谷草谷丙比值偏低是怎么回事
谷草谷丙比值偏低通常与肝细胞轻度损伤或生理因素相关。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熬夜、饮酒等可引起谷丙转氨酶短暂轻度升高,造成比值偏低,多为暂时性,调整生活方式后可自行恢复。2.急性肝损伤早期: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或酒精性肝病初期,肝细胞胞浆内的谷丙转氨酶释放量超过存在于线粒体的谷草转氨酶,导致比值偏低,随病情进展可能恢复或倒置。总结而言,谷草谷丙比值偏低需关注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绝对值。若转氨酶均正常,多为生理因素
-
-
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是彻底治愈了吗
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能等同于彻底治愈。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肝细胞内形成稳定的病毒复制模板,即使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呈阴性,该模板依然可能持续存在,导致病毒重新活跃复制,引发病情反复。目前医学上缺乏能够完全清除病毒复制模板的有效手段。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仅表明病毒外壳蛋白在血液中无法检出,并不代表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肝脏也未必完全恢复正常状态。部分患者在表面抗原转阴后,肝脏仍可能存在慢性炎症损伤。此外,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需持续监测相关指标
-
-
245算携带者还是乙肝
“245”阳性代表机体处于乙肝感染后的恢复状态,既不属于乙肝患者,也非乙肝病毒携带者。“245”阳性通常指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乙肝e抗体阳性,表明乙肝病毒的e抗原消失,病毒复制减弱;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245”阳性时,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意味着体内不存在乙肝病毒的完整颗粒,不属于乙肝患者
-
-
恩替卡韦一旦吃了就不能停药吗
恩替卡韦并非一旦服用就绝对不能停药。恩替卡韦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乙肝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对于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来说,随意停药可能会使乙肝病毒重新活跃复制,导致肝功能再次受损,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病情加重甚至引发肝衰竭等严重后果。只有当患者达到特定治疗目标,如大三阳患者转为小三阳,且乙肝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并且在巩固治疗至少1年后,经过医生全面评估,才能考虑停药。但即便满足这些条件,停药后也需密切监测,因为仍有复发风险
-
-
乙肝干扰素有必要打吗
对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异常,且有较强免疫清除能力的患者,干扰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乙肝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有助于实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e抗原血清学转换等,部分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长期疗效,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此外,对于一些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干扰素疗程相对固定,完成治疗后停药较快,相较于口服核苷类似物,在生育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加重病情,一般不建议使用
-
-
间接胆红素176严重吗
间接胆红素176μmol/L是严重的。这一数值远超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为1.7-10.2μmol/L),提示机体存在显著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由多种严重疾病引发,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并干预。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的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血红蛋白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导致间接胆红素蓄积。肝细胞严重损伤时,如急性肝衰竭、重症病毒性肝炎,肝脏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功能障碍,也会使其在血液中浓度显著升高
-
-
熊胆粉真的能治肝病吗
熊胆粉对肝病的治疗效果有限,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仅可能起到辅助作用。传统医学认为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但其主要成分如熊去氧胆酸的临床疗效尚未得到充分验证。现代医学治疗肝病主要依靠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或肝保护药物,这些方案具有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熊胆粉可能对轻度肝损伤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并无确切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市售熊胆粉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掺假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反而加重肝脏负担。肝病患者盲目服用可能延误规范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
-
小二阳和小三阳哪个严重
小二阳和小三阳的严重程度不能直接比较,需结合病毒复制水平和肝功能综合判断。乙肝"二阳"(HBsAg+、抗-HBc+)和"三阳"(HBsAg+、HBeAg+、抗-HBc+)代表不同的免疫状态:小三阳的e抗原阳性通常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但若伴随肝功能异常则需抗病毒治疗;小二阳的e抗原阴性可能表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低),但也可能是前C区变异导致的隐匿性肝炎。无论大小几阳,只要DNA>10^4IU/mL且转氨酶升高,就可能存在肝纤维化风险
-
-
哪些人要查肝功能五项
对有肝脏相关症状者、肝脏疾病患者、长期酗酒或服药者、肝炎病毒高危人群、代谢性疾病患者还有特殊人群等需要检查肝功能五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有肝脏相关症状者: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区隐痛、皮肤或巩膜黄染(黄疸)、尿色加深等表现,需通过肝功能五项排查肝脏损伤原因。2.肝脏疾病患者: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定期检查可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3.长期酗酒或服药者:酒精和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可能损伤肝脏,需定期检测肝功能
-
-
甲肝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甲肝抗体阳性表示在血液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反映近期感染、既往感染或疫苗免疫反应,需依据抗体类型与症状判断具体情况。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IgM和IgG两种类型。甲肝抗体IgM阳性,通常意味着近期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一般在感染后的1周左右,IgM抗体开始在血液中出现,它是感染早期的重要标志物,此时患者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且具有传染性,需及时就医治疗。而甲肝抗体IgG阳性,多数情况下提示既往感染。人体感染甲肝病毒康复后,IgG抗体会长期存在于体内,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
-
恩替卡韦一般多久转阴
恩替卡韦治疗下乙肝病毒DNA转阴一般需3~6个月,部分患者可能延长至12个月或更久。恩替卡韦通过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但转阴时间受个体差异影响。若患者病毒载量较低、肝纤维化程度轻且依从性良好,通常3~6个月可实现病毒DNA转阴;若初始病毒载量高、合并肝硬化或存在耐药相关突变,病毒清除速度可能减慢,需延长治疗时间。此外,免疫状态也会影响病毒清除效率。拓展来看,若治疗6个月后病毒DNA仍未转阴或出现反弹,需警惕耐药风险,建议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