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 梁发雅 副教授、杨金珊 主管技师
1月13日,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音乐类联考拉开帷幕,考生们将在为期10天的音乐联考中为梦想角逐。近日,有不少准备艺考的声乐学生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嗓音专科门诊就诊,流感痊愈后如何减轻恢复期嗓音问题,如何在考试期间科学护嗓、用嗓?该院嗓音专家梁发雅副教授指出,良好的用嗓习惯,科学的用嗓技巧和及时的嗓音治疗十分重要。
流感高发季迎来“大考”
声乐考生在嗓音门诊解决“漏气”“高音挤卡”问题
小马(化名)是一名准备参加今年艺考的声乐学生,前段时间因感冒咳嗽后出现声嘶,感冒痊愈后,小马发现自己在歌唱时嗓音仍有少许嘶哑,并且存在漏气、高音挤卡上不去的情况。
考试临近,小马和家长十分着急,担心是不是声带长小结了?嗓音还能恢复如初吗?忧心忡忡的小马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嗓音专科就诊。
嗓音专科梁发雅副教授为小马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全面的喉功能检查,计算机嗓音疾病评估显示小马有轻微的声嘶;发声空气动力学评估提示她声门闭合不良,气息控制欠佳;动态喉镜检查提示小马患上了慢性喉炎。
尽管存在一定的嗓音问题,但总体来说小马的声带情况良好,没有病变。不过在体查过程中梁发雅副教授发现小马喉部的肌肉紧绷、失去弹性,这也是影响其歌唱的一个重要因素。
于是,梁发雅副教授找来嗓音治疗经验丰富的杨金珊治疗师为小马进行嗓音训练,帮助她放松喉部肌肉。一次治疗下来,小马感受到喉咙如释重负,有种从未有过的放松。治疗后,小马在声乐课上练唱,感觉自己唱歌的确比以往更轻松了,漏气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声乐考生频发症状多为用声不当所致
嗓音专家给声乐考生送上用嗓“贴士”
梁发雅副教授介绍,声乐考生比较常见的嗓音不适症状有声嘶、声门闭合不良、高音挤卡上不去、嗓音疲劳、咽干、咽痛等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长期的过度用声或用声方法不当所致。此外,还有就是对自身的嗓音条件不了解,选择不合适的声乐作品等,也会造成嗓音不适。
如何在迎战大考的同时也科学保护好自己的嗓音?梁发雅副教授为声乐考生送上用嗓、护嗓“小贴士”——
1.充分了解自身的嗓音条件,选择适合自己音域的曲目,不盲目追求音高。
2.考试前适度进行热嗓运动,但避免长时间的练习,以便保存实力应考。
3.最近流感、各种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肆虐,考生外出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进入密闭公共场所须佩戴防护口罩,勤洗手,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尤其避免喉部受凉,防止声带水肿。
4.用嗓前后不要饮用过热、过冷、过于刺激的水或饮料,建议在用嗓前喝足水,用嗓后稍事休息再补充水分。
5.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打疲劳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考试。
科学、适度用声能有效预防嗓音疾病
出现问题要选择专业机构就诊
除了应考时期需要对嗓音特别关注和爱护,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用声、适度用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如何科学预防嗓音疾病?梁发雅副教授介绍了五大要点。
1.科学用声
艺术用嗓者,用嗓的强度以及对嗓音的要求比普通人更高,若用声方法不当非常容易危害嗓音健康。因此,科学的用声方法包括正确的呼吸、共鸣及声带的运用尤其重要。科学的嗓音训练是预防嗓音疾病的有效方法。
2.适度用声
避免长时间及高强度的过度用声,练唱需循序渐进切忌过度练高音或挑战超过自身极限的音高。生病尤其感冒的时候,尽量少用嗓,此时声带黏膜充血水肿,容易产生病变。女士经期时尽量减少用嗓,注意休息。
3.保持良好健康状态
首先是身体健康,要经常锻炼身体,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炎性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对用声者来说也同样重要,人的声音极易受情绪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大怒大悲、忧伤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4.规律饮食
咽喉反流疾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饮食要适量规律,切忌暴食暴饮。睡前2-3小时不进食。少食糖份过多的食物,如加糖的咖啡、奶茶等,避免干燥、刺激性的食物。
5.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发现嗓音嘶哑或有不适,应减少用嗓,休声后嗓音仍不能恢复者,应及早就医。
当像声乐考生等用嗓强度、需求高的人群出现嗓音问题时,应该如何寻找专业的治疗?梁发雅副教授指出: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非常重要!艺术用嗓人群对嗓音的要求较普通人群更高,诊治普通病人的方法用于艺术用嗓人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专业细致的喉功能评估,包括声学评估、发声空气动力学评估、动态喉镜检查等。以便了解自身的嗓音特点、共鸣情况、生理性音域大小,对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情况,自身喉腔结构包括声带的长短、厚度、腔体的大小等等。另一方面,艺术用嗓者对自身条件有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声部和声乐作品的选择。
【专家简介】
梁发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科咽喉头颈专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嗓音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嗓音专家学组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委员兼头颈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医师分会腔镜手术专业组成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甲状腺、腮腺、颌下腺、喉癌、口咽癌、先天性囊肿等咽喉头颈疾病的颈部无瘢痕内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嗓音疾病的内科及外科综合治疗、小儿及成人鼾症的个体化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诊治和晚期头颈癌的综合治疗。对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发声疲劳、声带麻痹等的诊治有独到体会,具有丰富的嗓音微创修复重建经验。目前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及药物临床试验多项,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多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发言,曾获得全国内镜甲状腺外科年会手术视频比赛一等奖。
杨金珊
言语治疗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会员 擅长各种嗓音音和言语疾病的评估及康复训练,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手术前后)、音调异常、声带麻痹、功能性发声障碍、构音障碍等疾病的康复训练。擅长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儿童嗓音与言语矫治,取得显著疗效,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对艺术嗓音有一定的研究,对艺术嗓音的评估以及声部判定有独到的见解。致力于嗓音保护的科普与推广,多次进入校园进行嗓音保护宣讲。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
-
-
经常用嗓子的人怎么护嗓
经常用嗓子的人,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特别是一些特殊职业者,比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首先需要坚持做户外运动,增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咽喉炎的发生。同时需要养成咽喉部位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都需... 详细»
-
-
不说话就能保护嗓子吗? 老师、主播都在用的护嗓秘籍轻松学起来
在这个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给大家献上专业歌手、声乐教师都在用的护嗓秘籍,在家轻轻松松就能学会! 详细»
-
-
怎么练烟嗓音
烟嗓是一种声乐技巧且级别很高,是通过发声时使声带部分振动,再通过共鸣腔来放大,使本较为完美的中声区具有金属的质感。而在医学概念上的烟嗓,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习惯不当,使嗓音变哑变厚,对声带造成极大的破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