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按时吃饭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不按时吃饭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可造成肠胃损伤、血糖波动、代谢紊乱和心血管风险上升。1、肠胃损伤:肠胃消化存在生物钟规律,不按时吃饭会打乱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节奏。空腹时,胃酸缺乏食物中和,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如此易引发胃炎;持续的不良刺激还会导致胃黏膜破损,形成胃溃疡。此外,不规律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2、血糖波动:规律进食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基础,不按时吃饭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长时间空腹会使血糖骤降,身体难以维持正常调节;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又会造成血糖急剧升高
-
-
渐冻症血液哪项不正常
在渐冻症患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异常、某些自身抗体阳性等情况较为常见,这些异常指标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1.肌酸激酶升高: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内,参与能量代谢。渐冻症会损害支配肌肉的神经,致使肌肉失去营养支持,逐渐萎缩、变性。在此过程中,受损肌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内的肌酸激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使血液里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2.炎症因子水平异常:渐冻症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炎症反应参与其中。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免疫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多种炎症因子
-
-
巴曲酶和银杏叶哪个治突聋好
无法直接判定“哪个更好”,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巴曲酶和银杏叶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的效果因患者病情而异。巴曲酶是降纤药物,适用于血液高凝状态(如纤维蛋白原升高)的突聋患者,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微循环发挥作用;银杏叶制剂(如银杏叶提取物)是血管扩张与神经营养药物,更适合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损伤型突聋,可改善内耳供血、保护神经细胞。突聋治疗强调个体化方案,巴曲酶需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凝血功能使用,用药前需检测纤维蛋白原,禁用于出血倾向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出血、皮疹等
-
-
甲流化验血项哪项高
甲流化验血项中,淋巴细胞比例常升高,C反应蛋白可轻度上升;若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RP显著升高。1、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刺激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作为抗病毒“主力军”,其计数或比例会出现升高趋势,但重症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不升反降。2、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非特异性指标,甲流单纯感染时,CRP一般轻度升高,常<30mg/L,提示机体炎症反应
-
-
甲流为什么叫流氓病
甲流并不被称为“流氓病”,这一说法可能是对甲流危害性和传播特点的一种夸张表述。甲流即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病毒之所以具有较大危害性,首先在于其传播能力强。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释放大量含病毒的飞沫,周围人吸入后易被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其次,甲流病毒致病性强,感染后常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还可能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
咳嗽可以吃肉吗
在咳嗽稳定期,一般可以适量吃肉,适量吃肉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有助于身体恢复。在咳嗽稳定期,一般可以适量吃肉,是因为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疾病;脂肪能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身体各种代谢过程,对咳嗽稳定期的身体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在咳嗽急性期,不建议吃羊肉、狗肉等性温热的肉以及过于油腻的肥肉。性温热的肉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热邪,导致咳嗽症状加重
-
-
餐后血糖多少正常
一般情况下,餐后血糖正常范围为餐后1小时血糖小于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1、餐后1小时血糖: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开始被消化吸收,血糖会逐渐升高。餐后1小时血糖达到一个峰值,但通常不会超过9.0mmol/L。如果超过这个值,可能提示血糖调节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胰岛素分泌延迟或胰岛素抵抗等。2、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基本完成,此时血糖应逐渐回落。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
-
-
睡眠呼吸暂停症能自愈吗
睡眠呼吸暂停症通常不能自愈。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肥胖、年龄增长、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遗传等。这些因素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反而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加重病情。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症可能逐渐加重。例如,肥胖患者若不控制体重,气道周围脂肪堆积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导致呼吸暂停更为频繁和严重
-
-
胃萎缩严重吗
胃萎缩可能很严重,尤其当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时,属于胃癌前病变,具有明确的癌变风险。根据萎缩范围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可能仅引发消化不良;重度会导致胃酸分泌显著减少,影响营养吸收,甚至引发恶性贫血。最严重的是伴随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情况,这类病变被认定为胃癌前状态,癌变风险较正常人高5-10倍。诊断需依赖胃镜活检病理检查,治疗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补充维生素B12(针对自身免疫型)等。建议患者每1-3年复查胃镜,同时避免高盐、烟熏等致癌饮食。
-
-
血压低吃什么
血压低的人日常可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含铁丰富的食物、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等。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类、牛奶、豆类及豆制品等,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帮助改善因体质虚弱导致的低血压;2.含铁丰富的食物:像动物肝脏、肾脏、黑木耳、红枣等,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会造成贫血性低血压,补充含铁食物可缓解;3.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如蛋、奶油、鱼卵等,胆固醇能够使血管紧张度增加,适量摄入有助于血压回升
-
-
非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
非高密度脂蛋白是指除高密度脂蛋白以外的脂蛋白,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等。非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即血液中non-HDL-C的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通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非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主要与体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比如长期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以及某些遗传性脂质代谢紊乱等,都可能导致非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在一般情况下,非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往往是在进行血脂检查时被发现
-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能自愈吗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一般不能自愈。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部强酸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它感染人体后,会黏附在胃黏膜表面,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能力有限,很难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将这种细菌完全清除。而且幽门螺旋杆菌具有特殊的生存机制和耐药性,它能在胃黏膜中定植并繁殖,若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加重胃部病变。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即联合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
-
正常人的血压是多少是正常的
正常人的血压范围通常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在这个区间内,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可以正常运转,对于维持机体各个器官血供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血压可分为不同的标准。理想血压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
-
奥司他韦吃完多久见效
奥司他韦吃完后一般在1-2天开始见效,但具体见效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奥司他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和复制,以及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流感病毒的播散。若患者在流感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出现后的48小时内及时服用奥司他韦,身体对药物吸收良好,症状通常会在1-2天内有所减轻。如果患者错过了最佳用药时间,在症状出现48小时后才服用奥司他韦,或者本身病情较为严重,存在基础疾病,身体免疫力较差,药物见效的时间可能会延长至3-5天,甚至更久
-
-
产后高血压是终身的吗
产后高血压不一定是终身的。部分产妇产后高血压是因孕期激素变化、血容量增加引起,产后随着身体恢复,激素水平回归正常,血容量减少,血压可在1-3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不会发展为终身性高血压。若产妇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或孕期血压升高时间长、血压值过高,产后高血压持续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发展为终身性高血压。此外,产后不注意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盐饮食、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也易导致血压持续异常。产妇产后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
甲流吃了速福达还需要吃别的药吗
甲流吃了速福达通常还需要吃别的药,具体需结合症状判断,如高热不退或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用药。甲流吃了速福达还需要吃别的药,是因为速福达主要通过抑制病毒RNA聚合酶阻断病毒复制,但无法直接缓解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若患者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需额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若合并细菌感染,则需加用抗生素;若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可配合止咳药改善症状。若服用速福达后3天内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加重表现,需立即就医
-
-
糖耐量喝几支50%葡萄糖
糖耐量试验(OGTT)中使用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剂量需严格遵循标准,目前临床常规采用的是75克无水葡萄糖,而非50%浓度的葡萄糖制剂。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75克无水葡萄糖溶解于300毫升温水中,在5分钟内喝完。目的是通过统一的糖负荷量评估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若使用的是含结晶水的葡萄糖,比如葡萄糖注射液常用的50%葡萄糖注射液,需按分子量换算实际含糖量
-
-
每天拉屎一次正常吗
每天拉屎一次是正常的。正常排便频率因人而异,一般每周排便3次至每天3次都在正常范围内,每天一次排便说明肠道蠕动规律,消化功能良好,食物残渣能及时排出体外。每天一次排便的人群,其肠道蠕动节奏稳定,消化液分泌正常,能充分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剩余的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形成粪便后,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有害物质在体内堆积。规律排便还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发生。不过,排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饮食结构改变,如突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能导致排便次数增多
-
-
饭后三小时血糖值是多少
饭后三小时血糖值应接近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在3.9-6.1mmol/L。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吸收入血,血糖会逐渐升高,随后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水平逐渐下降,至饭后三小时基本恢复到空腹状态。人体正常的血糖调节机制十分复杂。饭后,胰岛β细胞感知血糖升高,迅速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随着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因此,饭后三小时血糖可反映机体血糖调节能力及胰岛素分泌功能
-
-
打蛔虫的最佳时间
打蛔虫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在秋季。秋季是蛔虫感染的高发期后的一段时间,此时进行驱虫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一方面,经过夏季,人们食用生冷食物的机会增多,感染蛔虫的风险增大,到了秋季体内蛔虫数量相对较多,驱虫能更有效地清除。另一方面,秋季天气凉爽,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稳定,对驱虫药物的耐受性较好,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发挥作用也更为理想。此外,秋季驱虫后,经过一段时间,到冬季时身体能更好地恢复,增强抵抗力,减少因蛔虫感染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选择秋季打蛔虫是基于感染风险、药物作用和身体恢复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