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翁胤仑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
“三伏天”的到来,不少市民朋友因为气候炎热感觉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中暑的症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翁胤仑副教授指出,掐人中、自行用药等常见的中暑“急救法”存在误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建议,多喝水、合理饮食、忌乱饮食是“三伏天”合理膳食的三大要点。
掐人中与掐大腿无异,
凉白开也不可以“一口闷”
中暑了可以掐人中?翁胤仑副教授提醒,掐人中的方法对于中暑来说“真没啥用”。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降温、脱离热源;掐人中,仅仅能起到刺激疼痛作用,与掐大腿无异,不能用来急救。尤其对于昏迷的病人,掐人中有时甚至可能因为疼痛刺激引起误吸窒息,反而存在病情加重的潜在风险。
另外,夏季中暑后,对于大量出汗的,合理补水是有效的,但不建议大量喝凉白开,因为大量出汗会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此时只是大量喝凉白开,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昏迷。专家提醒中暑时,切忌大量凉水一口闷,要少量、多次,分口喝,适当加盐会有更好的效果。
藿香正气水不推荐,
切勿自行用药陷误区!
中暑了,常常有人认为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准没错,但翁胤仑副教授提醒,不推荐市民朋友们在中暑后使用藿香正气水,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第一,藿香正气水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中暑不在藿香正气水的适应症内;第二,藿香正气水的酒精在40%-50%,服用后可能引起更严重的脱水,中暑损伤更严重。
还有人觉得中暑就是热的,吃吃退烧药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翁胤仑副教授表示,此“热”非彼“热”,中暑发热的机理与细菌病毒引起的体温升高的机理不同,中暑导致的发烧,是因为人体的散热中枢受阻造成的热量在体内积聚,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而退烧药主要通过身体发汗来达到降温目的,中暑后服用退烧药会适得其反。因此,中暑后首选物理降温。
三伏天,
临床营养专家送您“三付”饮食要诀
陈超刚教授建议,气候炎热的“三伏天”,饮食上应该遵循三个要点:多喝水、清淡饮食、忌乱饮乱食。
第一,要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运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一般情况下,每日饮水量1500ml-1700ml,出汗较多时,每日饮水量可增加至2000-3000ml。 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饮用2-4杯凉水(500-1000ml)。
而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含有钠或盐的水,含盐量以0.15%-0.2%为宜。
第二,清淡饮食。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清淡,但可以适当偏咸,以补充盐类,高血压患者除外。主食除平时常吃的谷类食物外,可适当饮用菜粥、小米粥、黑米粥、玉米羹等。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含有水分高的冬瓜、黄瓜、葫芦瓜、胜瓜、西瓜等,可帮助补充水分和钾及其他微量营养素。就餐期间可以适当饮用菜汤、瓜汤。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有利于机体水合作用,有助身体营养代谢。荤菜常选清蒸鱼、白灼虾和豆腐汤等。传统中医食疗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说,汤、菜中可适量放姜,减少因凉水饮用过多所致胃部不适感。
第三,勿乱饮乱食。含酒精或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不宜饮用。要尽量避免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同时,要尽量避免炸煎等高油高脂食物。高温期间,由于人体消化能力减弱,因此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吃不易消化和易胀气的食物,例如坚果类和干豆类食物。
【专家简介】
翁胤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分会委员,本人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完成本、硕、博学习并顺利留院工作,擅长垂体瘤、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脑膜瘤、听神经瘤、脑积水、脑血管病、脑外伤后神经重症管理等。期间分别派至美国南加州大学Weil重症医学研究所及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神经外科进行2年和1年的访问学习。已在如Circulation、Crit Care Med、Resuscitation、Stem Cell Rev、Crit Care Clinic等多种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著15篇及会议论文40篇,总IF>30分。参编《RESUSCITATION》英文著作。自工作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及广东省自然基金2项,多次获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学比赛特等奖及一等奖,并获得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入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陈超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保健党支部书记。
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及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党支部书记及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全国营养行业先进工作者、羊城好医生、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擅长肥胖症、血脂异常、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以及营养不良和孕产妇、婴幼儿饮食指导。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和周三下午。
(通讯员:黄睿、张阳)
-
-
中暑急救
中暑的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脱离中暑环境,将患者转移至凉爽通风的环境下。症状轻微的患者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对于重症的中暑患者来说,需要及早转运至医院。除了补充水分以外,还需要监测电解质和各脏器功能。合... 详细»
-
-
中暑的症状,如何预防和缓解中暑
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受高温长时间照射影响,可导致机体产生体温中枢失衡,汗腺分泌失调而引起中暑,同时伴有恶心、头晕、腹泻、高热等多种并发症状。对于预防中暑,首先要尽量避开午时高温,同时要保持机体... 详细»
-
-
中暑肚子胀
众所周知,夏天最容易出现中暑,在炎热的户外工作时间过长,或者经常使用空调等都会导致中暑症状出现,不小心中暑之后身体会出现损伤,经常会头晕,恶心,腹胀。对于中暑引起的身体不适,及时治疗才是重点。虽然中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