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兆琦 副主任医师
简介: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十余年,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心血管危急重症抢救、专长于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慢病管理,擅长于心肺功能的康复与评定,尤其是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指导。
上期视频给大家介绍了荔枝为什么会导致低血糖,这一期我们来给大家讲一讲哪些人群是低血糖的高危人群。
首先是儿童,其次是营养不良的患者,第三是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的症状和危害有哪些?如果是轻度的低血糖症状,比如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手抖以及冒冷汗,面色饥饿苍白有饥饿感,这些都属于轻度低血糖症状。如果低血糖症状得不到及时纠正,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比如出现眼前发黑、嗜睡、言语不清、行为异常、出现幻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包括肢体不自觉地抽动,这样的神经症状体征,这就是中度的低血糖症状。如果进一步再发展下去,出现重度的话,患者可能就会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和多脏器的衰竭,危及生命。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正确食用荔枝的建议:
第一,避免空腹食用,在空腹食用的情况下,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一般建议在饭后1~2个小时,血糖相对稳定的时候去食用荔枝;
第二,要控制食用量,成年人每天食用荔枝的量应该控制在100~200克以内,儿童应该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减少,短时间内不要大量食用荔枝,以免超过肝脏对果糖的代谢能力;第三,要选择成熟的荔枝,成熟的荔枝中次甘氨酸A和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低,相对更安全;
最后一点,需要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在食用荔枝的时候,我们可以搭配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如面包、牛奶、坚果等,这样可以延缓荔枝中果糖的吸收速度,减少对血糖的冲击,以及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总之,荔枝虽然美味,食用还是需要谨慎的,我们了解了荔枝引起低血糖的原理,采取了正确的食用方法,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
-
糖尿病低血糖的反应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早期一般会出现多饮多尿或者是多食之类的现象,还会觉得特别乏力,或者是会出现一些头晕,视力模糊之类的表现。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糖尿病的危害很大,可能需要终生治疗。 详细»
-
-
低血糖就是糖尿病吗
低血糖和糖尿病并不是同一种疾病。虽然它们都与血糖相关,但是两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都有很大的区别。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一般指的是血糖浓度低于3.9毫摩尔/升。低血糖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饮食中... 详细»